帝阙三秋到,人烟四望平。
城闉盘海气,市井杂江声。
翠管吴讴发,牙樯越舶行。
未央宫万户,恍忽见蓬瀛。
注释:
帝阙三秋到,人烟四望平。
“帝阙”指皇帝居住的宫殿,此处代指南京城。”三秋”指三个秋天,暗示时间之长。”人烟”指人烟稠密,与”平”连用形容南京城的繁华景象。
城闉盘海气,市井杂江声。
“城闉”是古代对城墙的解释,这里指南京城。”盘海气”描绘了南京城如同大海一般环绕,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市井”指城市中的街巷和市场,”杂江声”描绘了江水流动的声音与市集的喧嚣交织在一起的景象。
翠管吴讴发,牙樯越客行。
“翠管”是古代一种乐器,通常由竹子制成,颜色呈翠绿色。”吴讴”是指吴地的民间音乐或歌谣。”发”在这里有发出之意,描绘了音乐或歌声的传播。”牙樯”是一种大型船只上用来系锚的木桩。”越客”指的是来自浙江绍兴一带的商人。”行”在这里有行走、航行的意思。
未央宫万户,恍忽见蓬瀛。
“未央宫”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宫殿,位于今天的北京。”万户”指的是皇宫中众多的人口。”恍忽”表示恍惚、迷离的感觉,可能是由于皇宫的繁华和宏伟所引起。”蓬瀛”是对仙境的称呼,这里可能是指皇宫之中的华丽景象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仙境。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南京城的自然风光和城市生活,展现了一幅繁荣昌盛的画面。首句以时间为线索,描述了从深秋到初冬的时间变迁,以及人烟稠密的繁华景象。第二句则通过描写城墙、海气、江声等元素,展现了南京城的壮丽景色。第三句通过描绘音乐、歌声的传播和船只的行进,展现了城市的热闹和活力。末句以皇宫为背景,描绘了皇宫的宏伟和华丽,以及那种恍惚如仙境的感觉。整首诗语言优美,画面生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南京城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