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迹中泠畔,名亭大海头。
石栏三楚色,金锡九江流。
谷有康王卧,泉堪陆羽留。
春芽阳羡熟,一钵许同游。

胜迹中泠畔,名亭大海头。
石栏三楚色,金锡九江流。
谷有康王卧,泉堪陆羽留。
春芽阳羡熟,一钵许同游。

译文:

在中泠馆的胜迹旁,有一个名为大海头的名亭。这里石栏的颜色如同楚国的色彩,而江水则像是从金锡之地流过。在此处,康王曾经卧息;泉水则可以供陆羽品尝。春天时,那里的阳羡茶已经成熟,与朋友共享这一钵茶水,一同畅游于这美好的景致中。

赏析:

胡应麟,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石羊生。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诗人,万历年间的举人,因久不第而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他曾携诗谒王世贞,受到其激赏,并留下了《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等作品。

这首五言律诗《中泠馆为楚宗侯仲和作》通过描绘中泠馆的自然美景和历史遗迹,展现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中“胜迹中泠畔”一句点明了地点,接着“名亭大海头”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那宏伟壮观的名亭。“三楚色”、“金锡九江流”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赋予自然景观以生动的色彩和动态的意象,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鲜活。

诗歌中的其他句子也透露出作者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谷有康王卧”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康王曾在此地安歇;“泉堪陆羽留”则可能是说这里的泉水品质极佳,足以让唐代茶圣陆羽驻足品鉴。最后,“春芽阳羡熟,一钵许同游”更是点明了春天时这里的茶叶已经成熟,与友人共饮一钵好茶,共同享受这份美好。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中泠馆的自然美景和文化背景,还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历史文化的融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