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社元同调,清风忽故人。
荆高逢易水,干莫照延津。
谒帝心期壮,封侯骨相贫。
梅花斋阁底,沉醉异乡春。

潞河遇陈子卿同饮胡瀫元斋头即席赋梅花下

白社元同调,清风忽故人。

荆高逢易水,干莫照延津。

谒帝心期壮,封侯骨相贫。

梅花斋阁底,沉醉异乡春。

注释:

  1. 白社元:《唐才子传》卷二记载,李白和杜甫曾因才华出众而被召为翰林供奉。这里的“白社元”可能是指这两位文人。
  2. 清风忽故人:清风突然而来,如同老朋友一样。
  3. 荆高逢易水:荆轲在易水边告别时高声呼喊:“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4. 干莫照延津:曹操的谋士荀彧曾经劝曹操不要进攻袁绍,说:“将军若远征,必死于延津。”这里可能暗指曹操的智谋。
  5. 谒帝心期壮:拜见天子(皇帝)时,心中充满了雄心壮志。
  6. 封侯骨相贫:被封为侯爵的人往往贫穷,因为他们需要用自己的财产来购买土地。
  7. 梅花斋阁底:书房里摆放着梅花,仿佛是花的底层结构。这可能暗示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潞河遇到老朋友陈子卿时所作。首句“白社元同调,清风忽故人”,表达了与老朋友相见的喜悦之情。接下来四句则描绘了诗人在潞河畔饮酒作诗的场景,通过对比荆轲、曹操等历史人物的行为和命运,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后四句则是诗人对自己的评价,既自嘲又自豪。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李白的豪放不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