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社元同调,清风忽故人。
荆高逢易水,干莫照延津。
谒帝心期壮,封侯骨相贫。
梅花斋阁底,沉醉异乡春。
潞河遇陈子卿同饮胡瀫元斋头即席赋梅花下
白社元同调,清风忽故人。
荆高逢易水,干莫照延津。
谒帝心期壮,封侯骨相贫。
梅花斋阁底,沉醉异乡春。
注释:
- 白社元:《唐才子传》卷二记载,李白和杜甫曾因才华出众而被召为翰林供奉。这里的“白社元”可能是指这两位文人。
- 清风忽故人:清风突然而来,如同老朋友一样。
- 荆高逢易水:荆轲在易水边告别时高声呼喊:“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干莫照延津:曹操的谋士荀彧曾经劝曹操不要进攻袁绍,说:“将军若远征,必死于延津。”这里可能暗指曹操的智谋。
- 谒帝心期壮:拜见天子(皇帝)时,心中充满了雄心壮志。
- 封侯骨相贫:被封为侯爵的人往往贫穷,因为他们需要用自己的财产来购买土地。
- 梅花斋阁底:书房里摆放着梅花,仿佛是花的底层结构。这可能暗示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潞河遇到老朋友陈子卿时所作。首句“白社元同调,清风忽故人”,表达了与老朋友相见的喜悦之情。接下来四句则描绘了诗人在潞河畔饮酒作诗的场景,通过对比荆轲、曹操等历史人物的行为和命运,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后四句则是诗人对自己的评价,既自嘲又自豪。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李白的豪放不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