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幽偕赋客,古刹乱云傍。
优钵千花净,菩提一树芳。
谈天游净乐,扫地坐清凉。
欲共寒山衲,西归不二乡。

【注释】

于凤鸣:人名,此处为虚构。

慧觉禅寺:位于今江苏南京市江宁区,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的寺院。此诗作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冬。

寻幽:寻找幽静的地方。

赋客:诗人自指。

优钵罗树:梵文Umbo,又称娑婆树。是一种乔木,枝叶繁茂,结出红色果实,种子可食。

千花:形容优钵罗树枝叶茂盛,花朵众多。

菩提:梵语Bodhidharma的意译,意为觉悟,悟道。这里指禅宗,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

净乐:清净快乐。

清凉:清凉宁静。

寒山:唐代僧人,传说他住在苏州虎丘山上的寒山寺,故后人称他为“寒山”。

衲:即袈裟,和尚穿的法衣。

二乡:二谛乡,佛教中指世间与涅槃的境界,是佛教修行所要达到的目标。

赏析:

此诗描写了作者在慧觉寺游览、赋诗的情景。首联“寻幽偕赋客,古刹乱云傍”描绘了诗人寻觅幽静之地,与友人共赋佳作的场景,以及古刹周围云雾缭绕的景象。颔联“优钵千花净,菩提一树芳”则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内外的美景,既有繁花似锦的树木,又有芬芳四溢的花坛。颈联“谈天游净乐,扫地坐清凉”则描述了诗人与朋友在寺庙内的闲适生活,他们谈天说地、畅游其中,同时也享受着清凉宁静的环境。尾联“欲共寒山衲,西归不二乡”则表现了诗人对佛门的向往之情,他希望能够像寒山那样的高僧一样,过上一种清净、简朴、无忧无虑的生活。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佛教教义的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