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来赋客,北苑问高僧。
佛土穷三界,人天度七陵。
孤云晨拓钵,大雪夜传灯。
便欲逃禅去,风幡证惠能。

【注释】

南州:南方地区,指中国南方。

北苑:北方的寺院。

三界:佛教称欲界、色界、无色界为三界。

七陵:佛家以天有七层,故云七陵。

孤云:指僧徒。拓(tā)钵:打饭钵。拓,动词。

大雪夜传灯:谓大雪夜中,寺中僧人点起灯火。

风幡(fēng fān):风吹动旗帜。

惠能:唐代禅宗大师,俗姓卢氏,法名惠能,广东人。

【赏析】

《赠真头陀》是一首七绝,全诗写诗人对禅学的见解。前二句说,我来自南方,到北方的寺院问高僧;后六句写诗人自己对佛法的理解。首二句是虚处设问,后六句是实答。此诗在形式上,与一般七绝相同,但在内容上,却有独到之处。作者把“南州来赋客”和“北苑问高僧”作为两个层次来处理。第一句中的“南州”二字,是虚写,而后面的“北苑”、“高僧”则是实写,这就使诗句显得更为生动有力,更具有说服力。接着又以“佛土穷三界,人天度七陵”两句作为第二层次,这是对前面所提出的问题的回答。这两句话是对前两句的深化和发展,它表明了作者对佛教的基本观点。他认为佛教是广大无边的,它包括了整个宇宙。人世间和天上的众生都在它的统辖之下。因此,他要求人们不要拘泥于成见,要破除迷信,要大胆地追求真理。最后两句是第三层次。这两句话是作者对前面问题的深化和发展。他认为,只要心诚,什么都可以成为佛国净土。这里所说的“便欲逃禅去”,就是表示作者要摆脱一切束缚,自由自在地追求真理的决心。“风幡(fēng fān)证惠能”,意思是说风中的幡旗也能证明慧能大师的悟道高深。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作者善于通过设问的方式,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一般的道理具体化,使读者易于理解。同时,由于作者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方法,使诗歌既有形象又有内涵,既有现实又有幻想,从而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种写法在古代诗歌中是很常见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