巀嵲高台畔,犹传侠客名。
千秋馀故垒,片札下坚城。
晚日残花坠,寒云蔓草平。
谁言蹈东海,风驭入蓬瀛。

诗句解释:

巀嵲高台畔,犹传侠客名。

巀嵲:高峻的样子。高台:指鲁连台。侠客:指鲁仲连。

千秋馀故垒,片札下坚城。
千秋:形容时间长久。故垒:指鲁仲连曾经驻守的城堡。片札:书信,指鲁仲连给赵太后的劝谏信。坚城:坚固的城墙。

晚日残花坠,寒云蔓草平。
晚日:指傍晚时分的太阳。残花:凋零的花朵。坠:落下。寒云:指寒冷的天气。蔓草:蔓延的野草。平:平坦。

谁言蹈东海,风驭入蓬瀛。
谁言:谁说。蹈东海:指追随大海而去。风驭:指乘风而行,比喻追求自由。蓬瀛:指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也代指仙境。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吴生谈论鲁连台时即席赋诗的作品。鲁仲连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和侠客,他以智谋和勇气著称于世,曾游说赵国救出平原君,后又劝阻赵王杀毛公、李园,为赵国立下了汗马功劳。鲁仲连的故事被后人传颂,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义侠”的代表形象。

诗人以高峻的鲁连台为背景,表达了对鲁仲连这位侠义之士的敬仰之情。鲁仲连的名字和他的事迹在辽城东北流传已久,但至今尚未有人题咏。诗人对此表示遗憾,并借此机会表达了自己的感慨。

诗人描绘了鲁仲连故垒的遗迹以及他的书信在坚固的城墙下飘扬的景象。这些细节描写既体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关注,又展示了他对英雄事迹的记忆。

最后两句“晚日残花坠,寒云蔓草平”则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夕阳西下,残花凋零,寒云笼罩着野草,这些景象都暗示了一个凄凉、孤独的场景。而“谁言蹈东海,风驭入蓬瀛”则是对鲁仲连的赞美之辞,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崇敬之情和对他追求自由、超脱尘世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鲁仲连及其故垒遗迹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其英雄事迹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同时,诗人借助自然景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