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梗淮圻北,桑弧碣石东。
心长悬魏阙,疏屡入隋宫。
色相三途幻,因缘四大空。
侯鲭频日餍,拂袂近春风。
赠耿中官
萍梗淮圻北,桑弧碣石东。
心长悬魏阙,疏屡入隋宫。
色相三途幻,因缘四大空。
侯鲭频日餍,拂袂近春风。
【注释】
萍梗:漂泊不定。
梗:同“梗”。
淮圻:指淮水之南地区,即今安徽、河南一带。
桑弧:古代帝王会盟时所用的木弓,此处借指耿中官。
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西北渤海边上。
魏阙:指朝廷,魏为古国的名号,后用以代指朝廷。
因缘:缘分。
色相:佛教语,指人世间的名利色等世俗事物。
三途:佛教称地狱、饿鬼道和畜生道。
大空:佛教语,指世界是无自性的,一切现象都是因缘生起的空相。
侯鲭:指美味的鱼。
拂袂:衣袖轻轻一挥,形容悠闲自在的样子。春风:春天的气息。
【赏析】
此诗为诗人送别耿中官所作。诗中表现了耿中官的志向与才能,表达了诗人对他的赞赏之情。
首联:“萍梗淮圻北,桑弧碣石东。”诗人以萍梗比喻耿中官像飘泊不定的浮萍一样生活在淮水之南,而以桑弧喻指耿中官像桑树一样扎根在大地上。
颔联:“心长悬魏阙,疏屡入隋宫。”诗人用“心长悬魏阙”来形容耿中官心怀天下、为国家着想的高洁品质,用“疏屡入隋宫”来描绘他多次出入皇宫,与皇帝接触密切的情形。
颈联:“色相三途幻,因缘四大空。”诗人借用佛教中的“色空”概念来表达他对耿中官人生道路的看法,认为他的一生就像一场梦幻,充满了变幻无常的色彩。同时,他也暗示耿中官的命运如同四大皆空般虚无缥缈,难以捉摸。
尾联:“侯鲭频日餍,拂袂近春风。”诗人用“侯鲭”比喻耿中官所享受的美食,用“拂袂近春风”形容他潇洒自如地离去。这里既表现了他的才情横溢,也透露出他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