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国天都近,新斋婺女悬。
彩飞江令笔,青挟郑公毡。
三洞云携屐,双溪雪放船。
无夸沈侯句,苜蓿诵嘉篇。
【注】
旧国:指李广文的故乡。天都,山名,在江西上饶县南,相传汉文帝曾登此山游观,故称。新斋,即新居,李广文迁至婺源后所建之室。婺女,婺水上游的一条支流。《元和郡县志》谓:“婺女出婺源北四十里,东入于江。”郑公毡,即“青挟郑公毡”中的郑公。郑玄,东汉经学家、教育家。曾任太中大夫、北海相,为官清廉,有“清白吏”之称。郑公,是对他的敬称。云携屐,指登山。据《太平御览》卷九百二十五引《郭子横注》:谢灵运尝登永嘉(今浙江温州)吴岭山,作《登永嘉绿嶂山诗》,中有“云日相辉映,瀑布悬根曲”之句。双溪,指婺源县城西面的大溪。雪放船,形容冬景。据《舆地纪胜》卷五十九:大溪在婺源县西一百八十里,其水冬月不冻,可放小艇泛之,因名双溪。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与李广文在婺源相见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写诗人来到新居时的情景。次联以“彩飞”、“青挟”比喻李广文的笔锋犀利、气度非凡。三联写他们一起登上高高的山顶,眺望远方的美景,同时吟咏着优美的诗句。末联写诗人对李广文的赞赏之情。
首联“旧国天都近”一句,点明诗人来到新居时的情景。天都,山名,在江西上饶县南,相传汉文帝曾登此山游观。天都山,海拔1082米,山势高耸入云,景色秀丽。
颔联“彩飞江令笔,青挟郑公毡”,两句用典,赞颂李广文的才华。江令,即江淹。江淹是南朝齐梁间的文学家、辞赋家,他的文章清新隽美、婉转多姿,有“文章京兆”之称。郑公,即郑玄。郑玄是西汉经学大家、古文大师、教育家。他曾在北海相任上,治理有方、政声卓著。这里借指李广文的学问和品德修养都很优秀。
颈联“三洞云携屐,双溪雪放船”,写他们一起登上高山观赏美景的情景。三洞,即天都山中的三个山洞。云携鞋,指登上山顶后,云彩飘然而来,仿佛要带着鞋子一同上去似的。双溪,即婺源县城西的大溪。这两句既写出了天都山峰高云密、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象;也写出了诗人与李广文一起欣赏美景时的愉悦心情。
尾联“无夸沈侯句,苜蓿诵嘉篇”两句赞美李广文的诗歌才华。沈侯,即沈约,南北朝梁代诗人、文学理论家。他的诗歌语言华美、音律和谐,为当时文人所推崇。苜蓿,一种草本植物,古代常作为食物,这里用来比喻李广文的诗篇。
整首诗写诗人与李广文在婺源相遇并一起欣赏美景的情景,表现了两人深厚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