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旆遥遥海色开,燕城春雪照离杯。
分耕乍息秦兵战,转饷仍劳汉使才。
京口云山围省署,广陵花月傍楼台。
烟涛极目淮流阻,绝塞谁传锦字回。

【注释】

(1)胡计部:即唐胡曾。曾字孝升,号牧隐老人,杭州人。大和年间进士。官至刑部侍郎、御史大夫。以直言被贬,后隐居不仕,有《咏史诗》百篇。仪真:今江苏仪征县,是扬州的门户,与镇江隔江相望。

(2)旌旆:旗鼓,指军队。

(3)二山人:指诗人自己和他的两位朋友。

(4)离杯:离别之杯。

(5)分耕:分别耕作。

(6)秦兵:指唐军。

(7)转饷:转运粮食。

(8)汉使:汉代使者;这里指胡曾。

(9)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北,是当时扬州的门户,也是吴地的政治中心。

(10)广陵:今江苏扬州市,是江南名都。花月:指扬州的景色。

(11)楼台:指扬州城的建筑。

(12)烟涛:水气茫茫貌。

(13)淮流阻:长江在扬州一带曲折迂回,称为“淮”,故称“淮流”。

(14)谁传锦字:指谁把锦书寄来。

【译文】

旌旗飘飘海色开朗,燕城的春雪照映离别酒杯。

分耕耘田刚刚停歇,汉使仍要运粮劳苦。

京都门内云山环抱官府,广陵城里花光月色伴楼台。

极目烟涛遥望淮河水流阻隔,边塞谁把锦书寄回?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送别友人胡计部督运时对扬州美景的留恋之情。首联写送别的时间是在春天的傍晚,地点是扬子江上仪真渡口。“遥”,“开”二字,写出了扬子江面宽阔,波涛滚滚的景象,渲染出送别时的壮阔场面。颔联写友人即将南归,而自己在军中暂驻仪真时,想到友人将要离开自己而感到依依不舍。“乍息”二字,写出了战争刚刚结束的平静。“转饷”,是指运送军粮,说明战事还没有结束;“汉使”,是指朝廷派遣的使者,也说明战事还没有平息。颈联写扬州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眷恋之情。尾联写送别之后,远望着烟霭茫茫的淮水,不知友人是否已将家书寄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