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面烟霞护草堂,千峰遥堕子云床。
琅函尽敞三坟色,玉轴新开二酉藏。
藜火夜寒回太乙,桂丛秋远梦淮王。
东林剩有逃名地,不奈声华满柏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充满了诗意和情感。下面逐句解读:

  1. 面面烟霞护草堂: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被烟雾和云彩环绕的草堂景象。”面面烟霞”形容四周云雾缭绕,仿佛有层层烟雾围绕着草堂。”护”字则表达了这些自然景观对草堂的保护和守护之意。

  2. 千峰遥堕子云床: “千峰”指的是远处的山峰,这里用来形容山峦叠嶂、层峦叠翠的景象。”遥堕子云床”则形象地描绘了山峰如同跌落在云端的床榻一般,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3. 琅函尽敞三坟色: “琅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书箱或书籍,这里用来比喻藏书之地。”三坟”则是指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个大坟墓,这里可能暗指古籍或学问之深厚。整句诗的意思是打开书箱,展示着如三坟般丰富的学问和知识。

  4. 玉轴新开二酉藏: “玉轴”指的是精美的书轴,”二酉”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两座山,与《楚辞》中的《天问》相关,可能象征着学问和智慧。整句诗意味着打开了书轴,从中展现了深奥的学问与智慧。

  5. 藜火夜寒回太乙: “藜火”指的是一种燃烧藜草的灯,这里用来象征微弱的火光。”太乙”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太乙真人,这里可能寓意着在困难或黑暗中寻求光明和希望。整句诗表达的是即使在寒冷的夜晚,也要寻找光明和希望。

  6. 桂丛秋远梦淮王: “桂丛”指的是桂花丛生的地方,”淮王”可能指的是淮南王刘安,这里可能寓意着远离尘世的隐居生活。整句诗表达了在秋天的桂花丛中遐想,如同梦见了淮南王那样的隐士生活。

  7. 东林剩有逃名地: “东林”可能是指某个地名,也可能是借指隐居之地。”逃名”则表示追求名声或世俗地位的束缚。整句诗表达了尽管世间仍有追求名声的地方,但诗人更愿意选择逃离这些纷扰,追求内心的平静。

  8. 不奈声华满柏梁: “柏梁”是古建筑之一,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高台或楼阁。”声华”则是指名誉和声势。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名誉和声势的追求感到无奈,宁愿保持内心的宁静。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学问、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