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马何来自蓟城,兰皋携手白云平。
长裾尚曳三峰色,短剑初回五岳行。
夹岸帆樯漳水夜,中天台观武夷晴。
离尊咫尺空相望,愁绝华阳社里盟。
【注释】
蓟城:古地名,在今北京。
兰皋:水边。
三峰:即武夷山的九曲溪三峰岩,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境内。
五岳行:指游历五岳。
夹岸:两旁。漳水:指福建省闽江。台观:指武夷山。
华阳社里盟:指朋友间结下的深厚情谊。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黄孔昭是作者的朋友。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幅山水风光,抒发了对黄孔昭的惜别之情。全诗以”七闽”作为地点,用一、二句写黄孔昭归乡的情景,三、四句写其离别时的心情,五六句写沿途所见之景,七、八句写与友分别后所思。
首联写黄孔昭骑马归来的情景。“何来自蓟城”,蓟城是当时京城的名称,诗人以“蓟”字起兴,暗示朋友离开京城,远走他乡。“长裾尚曳三峰色,短剑初回五岳行”,诗人想象着黄孔昭骑着马穿过武夷山的九曲溪三峰岩,一路上欣赏着美丽的山水,并挥剑斩断羁绊,重获自由,开始了新的征程。”长裾尚曳三峰色”写武夷山的景色,“长裾”借指衣服,“曳”意为拖拉,“三峰”指武夷山的九曲溪三峰岩,这一句写黄孔昭骑马经过三峰岩时的壮丽景色。“短剑初回五岳行”,五岳指的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这一句写黄孔昭刚刚从五岳游览回来。
颈联和尾联写送别之时所见的美景和内心的感慨。“夹岸帆樯漳水夜,中天台观武夷晴”,这两句写黄孔昭骑马路过漳水两岸,看到夜色中的帆樯,而自己只能在武夷山中遥望那晴朗的台观,表达了他对友人的依依不舍。“离尊咫尺空相望,愁绝华阳社里盟”,这两句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黄孔昭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黄孔昭骑马归来、游览五岳、遥望台观等场景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黄孔昭的深深怀念和对其友情的珍视。同时,这首诗也传达出了一种人生哲理:无论身处何处,都要心怀感恩和珍惜,因为生命中最珍贵的往往是那些与我们有着深厚情感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