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辟衣冠饯道傍,琅琊云色倚徜徉。
千秋职位符司寇,一代文章擅子长。
乘兴已回娄水棹,遂初聊记弇山堂。
鲈鱼正熟金阊外,斜日秋风尽意尝。
注释:
王司寇还自金陵寄讯四首:王司寇,指王徽之。还,归来。金陵,今南京市,晋朝时期称建康,是东晋都城。信函,书信。四首,指《答王徽之书》等四篇书信。百辟,百官。琅琊,今山东临沂市。云色,云彩。倚徜徉,徘徊游赏。千秋,千年。职位,官位。符,与……相符。子长,指张芝。擅,擅长。娄水,古水名。乘兴,即乘兴而来,指王徽之。遂初堂,在今江苏苏州西南。弇山堂,在今江苏无锡东北。鲈鱼,一种鱼。金阊外,指钱塘江的西岸,因钱塘江流经杭州,又称杭州。斜阳,夕阳。秋风,秋天的风。尽意尝,尽情享受。赏析:这是组诗的第一首。首联“百辟衣冠饯道傍,琅琊云色倚徜徉”。百辟,指众多的官员。衣冠,代指百官。道傍,路旁。饯行,送别。琅琊,今属山东,古代有琅琊台,故以之为代称。倚徜徉,徘徊游赏。颔联“千秋职位符司寇,一代文章擅子长”,颈联“乘兴已回娄水棹,遂初聊记弇山堂”和尾联“鲈鱼正熟金阊外,斜日秋风尽意尝”。此诗作于晋太元八年(383),此时诗人已任会稽内史。这首诗写于诗人离京时对同僚们的告别赠言。全诗四句一联,前两联写离别之情;后两联写归途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