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水微茫涨碧空,佳期谁向大堤同。
冰轮两岸飞明月,玉柱三天驾彩虹。
殿阁半浮朱舫外,笙箫时出画阑东。
宜人最是新秋色,十里芙渠一夜风。
【赏析】
张谓(公元766年—公元830年),字子韶,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尤善七言歌行,对后来的“大历十才子”和元白诗派影响较大。
这首诗是作者被岭南节度使辟为幕僚后所作。岭南节度使张说在岭南修建园林、亭台水榭,池沼山石皆仿桂林风景,作者对此向往已久,于是作此诗赋得六题清虚阁。
首联“渌水微茫涨碧空,佳期谁向大堤同。”描写了诗人所居住的环境,清澈见底的湖水,碧蓝的天空,还有那宽广的大堤。这几句描绘了岭南的景色,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颔联“冰轮两岸飞明月,玉柱三天驾彩虹。”进一步描绘了岭南的自然景观。诗人将天上的月亮比作冰轮,把彩虹比作玉柱,形象生动,令人印象深刻。这两句也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赞美之情。
颈联“殿阁半浮朱舫外,笙箫时出画阑东。”描绘了岭南的人文景观。诗人将宫殿比作半浮在水面上的红船,将笙箫比作从画栏东边传来的音乐,形象鲜明,富有诗意。这两句也表达了诗人对岭南文化的热爱之情。
尾联“宜人最是新秋色,十里芙渠一夜风。”以景收束全诗,展现了岭南的壮丽景色。诗人以“宜人”、“新秋”、“芙渠一夜风”等词语描绘了岭南的独特风情。这两句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水之美、自然之美、文化之美和人情之美,展现了岭南的独特魅力,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