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宫犹自傍昙阳,空观惟应侍法王。
扬子门庭长寂寞,文殊台殿尽清凉。
鸣钟震旦纷华过,就枕邯郸障业忘。
不见西方真乐地,玉莲琪树遍金堂。

【注释】

又题澹圃一首:又题咏在澹园的一首诗。澹园,即澹台子瞻所建之园,在山东泰安县东。筑宫犹自傍昙阳;筑起宫殿还像傍着昙山一样。昙山,泰山南面的一个山峰,传说汉明帝夜梦金人降于其上,遂于此建塔名“灵岩”,又名“昙山”。空观惟应侍法王;空寺只有供奉佛法的僧人居住。法王,佛教对佛之称,意即佛法无边。扬子门庭长寂寞,文殊台殿尽清凉:指扬雄(字子云)和文殊院的大殿都很清静寂寥。扬雄,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曾做过大夫。文殊院,位于北京大钟寺内,是佛教寺院之一。鸣钟震旦纷华过;敲钟之声震动着中华大地,繁华的景象已经消失。鸣钟,古代用金属或石头等制成的乐器,这里指寺庙中撞钟的声音。震旦,古称中国为“震旦”,这里泛指华夏大地。纷华,繁花似锦的盛况。就枕邯郸障业忘:就着枕头睡觉的时候,忘记了世间的功名富贵。邯郸,春秋时赵国都城,这里借指世俗生活。障业,遮蔽住自己的事业。

【译文】

我筑起宫殿还像傍着昙山一样;空寺只有供奉佛法的僧人居住。扬雄的门庭一直很寂寞;文殊院的大殿也很清静寂寥。敲钟之声震动着中华大地,繁华的景象已经消失。就着枕头睡觉的时候,忘记了世间的功名富贵。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东坡志林》中对澹台子瞻的赠答诗。此诗前四句写淡台子的园林景色,后四句写其禅意生活与心境。

首联说,你建造的这座建筑,依然保持着当年傍着昙山的样子,虽然已过了数百年,但是依旧有那昙山下的幽静之感,只是现在只有一些僧人在空寺中居住了。“傍”字,既指傍着昙山,也暗含着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的珍视之意。

颔联说,你的门庭一直很寂寞,而文殊院的大殿也十分清静寂静。这既是形容澹台子瞻的住所,也是对友人的劝勉之意,希望他在清净的寺院之中修行,远离尘世的烦恼。

颈联说,你敲击的钟声震动了中华大地,但是繁华的景象已然消逝。这里以钟声来比喻世事变化无常,暗示了作者对未来的忧虑。

我在这里就着枕头睡觉的时候,忘记了世间的功名富贵。这是苏轼对澹台子瞻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也是他自己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