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诏东来鬓未皤,白云深护洞庭蓑。
乍堪霞佩游高阙,肯戴星冠出大罗。
紫气昔缘关尹住,苍生今奈谢公何。
惟应二仲心偏契,早订风期在薜萝。
【注】王次公:名敬美。
飞诏东来鬓未皤(fēi zǎo dōng lái bèn wò pó):朝廷的诏书从东方飞来。
白云深护洞庭蓑(shào):洞庭湖上,白云深处,有蓑衣在等待渔人。
乍堪霞佩游高阙(zhà kānn shā pèi yóu gāo què):突然能佩戴霞光闪耀的玉佩,游览高山上的宫殿。
肯戴星冠出大罗:愿意戴上星星般的头冠,走出大罗天。
紫气昔缘关尹住(zǐ qì xī yuán guān yīn zhù):从前,关尹居住时,就有紫色祥云围绕。
苍生今奈谢公何(kāng shēng jīn nài xiè gōng hé):老百姓今天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惟应二仲心偏契(wéi yīng èr zhōng xīn piān qì):只有两位先生的心思与自己非常相合。
早订风期在薜萝(zǎo dìng fēng qī zài bì luó):赶快约定明年春天一同来隐居在薜荔、萝藦之间吧!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辞官后寄给友人王次公的,抒发了自己对官场的厌倦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以咏物起兴,通过描写洞庭湖畔的景象及与友人的交往,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归隐山林的愿望。
首句“飞诏东来鬓未皤”,诗人接到朝廷的诏书,从东方而来,然而自己的头发已经斑白,说明自己在仕途上已经蹉跎了多年,现在才得到这份荣誉。
颔联“乍堪霞佩游高阙,肯戴星冠出大罗”,诗人突然能够佩戴着霞光闪闪的玉佩,游玩在高山上的宫殿,真是令人羡慕不已;他更不愿意戴着星星般的头冠,走出大罗天。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的不屑一顾,也体现了他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颈联“紫气昔缘关尹住,苍生今奈谢公何”,诗人回忆起过去关尹居住时,就有紫色祥云围绕。如今老百姓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百姓的关爱,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的不满。
尾句“惟应二仲心偏契,早订风期在薜萝”,只有两位先生的心思与自己非常相合,希望他们能早日约定明年春天一同来隐居在薜荔、萝藦之间。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也体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