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笔曾将擅帝京,何来愁病卧高城。
乾坤渐老文园客,湖海犹深魏阙情。
一代应徐非异域,千秋潘陆是同盟。
相逢此夕虽云易,忍挂青帆月下行。

绝顶秋光面面回,平分吴楚一登台。

尊前白日双龙下,屐底青天万象开。

握麈并高词客兴,含毫深忆大夫才。
银蟾渐起东南色,遮莫骊歌薄暮催。

赏析:
首句“绝顶秋光面面回”,描绘了秋天的美景,诗人站在兰阴山之巅,眺望四周的景色。接着“平分吴楚一登台”,诗人登上高处,俯瞰整个吴地和楚地,仿佛自己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的主宰。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他胸怀壮志、傲视群雄的性格。

次句“尊前白日双龙下,屐底青天万象开”,诗人在宴会上举杯饮酒,阳光透过酒杯映照出两条如龙般的光芒。同时,脚下的大地也被照亮,仿佛打开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宴会的热闹场景,更通过阳光和大地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豪迈与豁达。

第三句“握麈并高词客兴,含毫深忆大夫才”,诗人手持麈尾,兴致高昂地挥洒文墨,心中却深深怀念着昔日才华横溢的贤人。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又体现了他的才华和抱负。

第四句“银蟾渐起东南色,遮莫骊歌薄暮催”,诗人抬头望去,看到月亮渐渐升起,将银色的光芒洒向大地。而在这美好的时刻,骊歌却在傍晚时分响起,似乎在催促人们结束这美好的夜晚。这句诗既描绘了诗人对夜晚景色的喜爱,又表现了他对于离别的不舍。

最后一句“漫向名山赋别离,芳尊才惬故人期”,诗人在名山之间挥笔赋诗,表达对离别的无奈与留恋。同时,他也期待着与故人重逢的时刻,这种期待让他的心情变得更加复杂。

整首诗通过对兰阴山之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胸怀大志、豪情满怀的形象。同时,通过对宴会、离别等场景的细致刻画,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离别的依依不舍。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诗人内心世界的途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