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阁嵯峨北斗前,千秋谁擅笔如椽。
窗中玄草云霞入,座上青藜日月悬。
中令才华惭绿野,右丞名理让蓝田。
惟应太史书成日,突兀龙门四海传。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诗句翻译

  1. 伟阁嵯峨北斗前,千秋谁擅笔如椽。
  • 雄伟的楼阁直插云霄,如同北斗在前方矗立。千年之中,谁能比得上这宏伟的建筑?
  1. 窗中玄草云霞入,座上青藜日月悬。
  • 窗户中飘进如墨般深黑的玄草,仿佛是云霞落入其中;桌上的青藜(一种古代的文房四宝之一)映照着日月光辉。
  1. 中令才华惭绿野,右丞名理让蓝田。
  • 朝廷中有一位有才华的官员感到惭愧,因为他的才能不及那片广阔的绿色田野;而右丞因为名理高超,让人感到他的成就超过了蓝田。
  1. 惟应太史书成日,突兀龙门四海传。
  • 只有当这些成就被记录在史册时,才会让世人传颂。

诗句注释

  1. 伟阁嵯峨北斗前:形容楼阁之高耸入云,直逼北斗星。“伟阁”指的是高大的阁楼,“嵯峨”意为山峰重叠,此处用以形容阁楼的高峻。
  2. 千秋谁擅笔如椽:意味着千秋万代无人能出其右,能够书写如此宏大的书法作品。这里的“椽”是指粗大的木条,用来形容文字之广博。
  3. 玄草:这里可能指的是墨色深重如玄色的草本植物,用于比喻书写时墨水的颜色或质地。
  4. 青藜:古代文人使用的书写工具,形似今天的毛笔,常以竹为杆,以兽角、牛角、兔毫等为笔头。
  5. 绿野:广阔无垠的田野,这里用来比喻广大的自然景观或广阔的才华。
  6. 右丞名理让蓝田:“右丞”指唐代文学家王维,以其诗歌著称。“名理”可能指他的文才或理论。“蓝田”则常用来比喻人才辈出的地方,此处可能暗指唐朝的长安或其他地方。
  7. 太史书成日:意指历史书籍记载了这些成就。
  8. 突兀龙门四海传:形容这些成就不仅局限于一方,而是传遍了四海。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宏伟的千秋阁以及与之相关的人物和事件,展示了作者对于建筑艺术、文人才华及历史传承的深刻感慨。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对自然之美、历史之悠久、文化之丰富的赞美和敬畏之情。特别是对“伟阁嵯峨北斗前”,这不仅是对建筑的描述,也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高峰,激励着后人不断攀登。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文化韵味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