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佩当年碣石台,一时才子盛追陪。
镫悬太乙人初聚,漏尽长杨客未回。
楚泽悲风迷屈宋,梁园残雪散邹枚。
龙门咫尺无穷恨,谁共登楼赋七哀。

这首诗题为《夜泊金阊寄奠王敬美先生八首》,是明代诗人胡应麟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第一句:“环佩当年碣石台,一时才子盛追陪。”
  • 环佩:此处可能指的是古代女性佩戴的环形饰品,象征着尊贵的身份或地位。
  • 当年:指过去的某个时期,暗示了时间的变迁和历史的沉淀。
  • 碣石台:古代传说中的帝王会盟之地,象征着权力的中心和历史的见证。
  • 一时才子盛追陪:描绘了当时文人墨客的聚会场景,才子们齐聚一堂,相互追随,共襄盛举。
  1. 第二句:“镫悬太乙人初聚,漏尽长杨客未回。”
  • 镫悬太乙:描述宴会结束时灯笼高悬的场景,可能意味着宴会即将结束或刚刚结束。
  • 人初聚:描绘了宾客们刚刚聚集完毕,可能是在宴会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
  • 漏尽长杨客未回:通过“漏尽”这一时间点的象征,表达了宾客们未能及时返回,或许是因为宴会持续的时间较长或有些事情耽搁。
  1. 第三句:“楚泽悲风迷屈宋,梁园残雪散邹枚。”
  • 楚泽悲风:楚地多水,楚泽即指楚地的水泽之地,这里的悲风可能暗喻着某种哀愁或悲伤。
  • 屈宋:屈原(屈)和宋玉(宋),都是楚国的著名文学家,他们的作品中常含有悲愤之情,这里的“悲风”可能指的是他们的作品风格。
  • 梁园残雪:梁园是汉时梁孝王的园林,这里的残雪可能象征着衰败或凋零。
  • 邹枚:邹和枚都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他们的事迹可能与诗中的情感相呼应。
  1. 第四句:“龙门咫尺无穷恨,谁共登楼赋七哀。”
  • 龙门咫尺:龙门是指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这里是佛教艺术的重要发源地,距离这里很近但情感上却感觉遥远。
  • 无穷恨:表达诗人对于无法与故人相见的无限遗憾和哀愁。
  • 谁共登楼赋七哀:邀请有情之人一起登楼,共同创作诗歌来抒发心中的哀愁与感慨。
  1. 第五句:“楚泽悲风迷屈宋,梁园残雪散邹枚。”
  • 楚泽悲风:前文已提及,这里继续强调这种悲伤的氛围。
  • 梁园残雪:同样在前文已经解释过。
  • 这两句诗进一步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1. 第六句:“龙门咫尺无穷恨,谁共登楼赋七哀。”
  • 龙门咫尺:前文提到过,表示距离很近但情感遥远,这里再次强调这种距离感。
  • 无穷恨:与前文一致,表达无尽的哀愁与遗憾。
  • 谁共登楼赋七哀:邀请有情之人一起登楼,共同抒发心中的哀愁与感慨。

综合以上诗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深情与感慨。他通过描绘宴会结束后的凄凉景象,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无法实现的愿望和内心的痛苦。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他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这些诗句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背后的历史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