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诏频年下赤霄,故园薇蕨兴偏饶。
高风突兀回三代,大业荧煌擅九朝。
礼乐夔龙元事舜,耕耘巢许亦逃尧。
莫言遗冢皋桥畔,千古人传玉树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绩的作品之一,名为《夜泊金阊寄奠王敬美先生八首》。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应的译文和赏析:

诗句解析与翻译:

  1. 飞诏频年下赤霄,故园薇蕨兴偏饶
  • 【注释】诏书频繁地下达,像从天上降下来一样。故园,指故乡。薇蕨,泛指草野植物,这里比喻隐居的生活。
  • 译文:皇帝频繁地发布诏书,使得我们故乡的草木都显得格外茂盛。
  1. 高风突兀回三代,大业荧煌擅九朝
  • 【注释】高风,指高尚的品质或作风。突兀,突起的样子。回三代,复兴古礼。大业,伟大的事业。荧煌,光辉灿烂。擅九朝,统治了多个朝代。
  • 译文:高尚的风气如山峰般突起,让三代的礼法得以复兴;伟大的功业如同灿烂的光芒照耀了整个时代。
  1. 礼乐夔龙元事舜,耕耘巢许亦逃尧
  • 【注释】礼乐,古代用来规范人们行为的制度。夔龙,传说中掌管音乐的官员。事舜,侍奉舜帝。巢许,传说中隐居不出的贤人。
  • 译文:负责礼乐的官员原本就是舜帝手下的夔龙之臣,而像巢父、许由这样的隐士也选择逃避帝王的统治。
  1. 莫言遗冢皋桥畔,千古人传玉树标
  • 【注释】莫言(mò)指不必多言。遗冢,已故之人的坟墓。皋桥,地名,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玉树标,比喻杰出的人物或功绩。
  • 译文:别提那荒凉的坟墓在皋桥,历代的人们都会传颂你像玉树一样的伟大成就。

赏析:

王绩是初唐著名的隐逸诗人,他崇尚自然,追求隐士生活。《夜泊金阊寄奠王敬美先生八首》是他的一组诗作,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现实的不满,同时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和自然的描绘,展现了一种理想的隐士生活状态。它不仅仅是对个人生活的描写,更是对理想社会的一种向往。诗中的“遗冢”和“高风”等词汇,都透露出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的追求。这种追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寄托诗人的情感和理想。诗中的“飞诏”、“大业”等词,既展示了诗人的政治抱负,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政治状况的不满。而通过对比“故园薇蕨”和“皋桥遗冢”,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礼乐文化的怀念。

《夜泊金阊寄奠王敬美先生八首》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见证。它体现了王绩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唐代初期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