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苍盖立莓苔,彩笔偏宜太史裁。
四海竞传枯树赋,千林重睹大椿材。
低枝乍挟虬龙动,老干遥惊鸑鷟来。
见说三珠瀛岛上,可辞飞舄向蓬莱。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和赏析:
第一句“亭亭苍盖立莓苔,彩笔偏宜太史裁。” 描绘了一棵苍劲的大树在莓苔覆盖的地面上矗立着,显得格外挺拔。作者以“亭亭”形容树高直的样子,用“苍盖”形容树冠浓密,如同一把大伞。这里使用了“彩笔”来指代诗人的笔墨,而“太史”则是指记录历史的官员。这一句展现了树木与历史记载之间的关联,表达了作者对大树的历史价值的重视。
第二句“四海竞传枯树赋,千林重睹大椿材。” 描述了大树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敬仰,如同古代传说中的枯树一样,成为了文人墨客笔下的佳作。这里的“枯树赋”可能指的是关于大树的赞美之词,而“大椿材”则是指大树的珍贵木材,比喻其具有不朽的品质。通过这个意象,诗人表达了对大树生命力和坚韧品质的钦佩。
第三句“低枝乍挟虬龙动,老干遥惊鸑鷟来。” 描绘了大树的枝干随着风动而摇摆,仿佛有蛟龙在低处盘旋,同时远处传来鸟儿的叫声,似乎有神鸟鸑鷟(一种传说中的鸟)在空中飞翔。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展现了大树的生机勃勃和神秘莫测,同时也暗喻了大树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第四句“见说三珠瀛岛上,可辞飞舄向蓬莱。” 引用了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瀛岛和蓬莱的典故,表示如果有机会,可以像神话中的仙人一样,骑着神兽腾云驾雾,去往那些神秘的地方。这句诗寄托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长生不老境界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一棵大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传承和生命力的敬畏,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对仙境的憧憬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