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名十载镇祁连,又见登坛仗钺年。
列校总驱横海节,偏师遥下伏波船。
风行蜃鳄扶桑外,观筑鲸鲵细柳前。
屈指铙歌飞捷夜,抽毫何客代如椽。

【注释】

威名十载镇祁连:威名,指威望、声名。十载,十年。镇,镇守,驻守。

又见登坛仗钺年:又,又一次。登坛,登上帝王所建的祭坛。仗钺,持斧钺(古代武器)指挥军队。

列校总驱横海节:列校,排列整齐的部队或将领。总驱,全部驱赶。横海,大海。

偏师遥下伏波船:偏师,偏将的军队。伏波将军,汉代名将马援,字伏波。远水难救近火,所以用“下”字。

风行蜃鳄扶桑外:风行,形容迅速如飞。蜃,海边的一种气象现象,即能造成远处物体影像的蜃气楼。鳄,鳄鱼。扶桑,神话中太阳升起的地方,这里代指东方。

观筑鲸鲵细柳前:观,观察。筑,筑起堤防。鲸鲵,鲸鱼与鲵鱼,都是水中生物,这里借指水军。细柳营,汉文帝时以弛缓著称的名将周亚夫驻地,后因用以代指纪律严明的军队。

屈指铙歌飞捷夜:屈,弯曲。指,计数。铙歌,古代军中吹奏的乐曲。飞捷,快速胜利。

抽毫何客代如椽:抽毫,提笔。如椽,形容笔粗大如同椽子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之一,其内容主要表现了他在边塞的所见所闻和感受。《过天津访万中丞伯修四首》共四首,此为其中第一首。

首联点出自己十年来曾镇守过祁连山,并再一次登上了祭坛仗钺的职位。“威名十载镇祁连”,写出了自己在祁连山的威名及时间之长。“又见登坛仗钺年”一句则表明这次重登祭坛仗钺,是再次出现于朝廷。这两句既写出了自己的历史地位,也写出了对国家和民族作出的贡献。

颔联写自己在军中的威武形象。“列校总驱横海节”,“列校”,排兵布阵;“总驱”,统领;“横海”,指海上作战。这句意思是说:我率领着一支精锐部队,驰骋在大海之上,统领着全军。“偏师遥下伏波船”中的“偏师”,指的是由南方来的援军;“伏波”,指汉朝名将马援的典故,马援曾平定交趾叛乱。这句的意思是说:由南方来的援军也正从海上赶来。

颈联写的是自己指挥作战的情景。“风行蜃鳄扶桑外”,写自己的战船飞速前进,仿佛冲破了海面,直向远方而去;“观筑鲸鲵细柳前”则是写自己亲临前线指挥作战的场面,意谓自己正指挥筑起堤防的士兵们,准备抵御敌人进攻。

尾联写的是自己的豪情壮志。“屈指铙歌飞捷夜”,意思是说:我翘首期待的胜利就在眼前。“抽毫何客代如椽”,意思是说:我挥笔疾书的时候,就像使用巨大的椽子那样轻松自如。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意境雄浑阔大。诗中既有对过去辉煌成就的回忆,也有对当前战斗生活的描绘,同时还有对未来战争胜利的憧憬。全诗结构紧密合理,气势磅礴雄浑,感情激昂热烈,充分显示了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