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兀长歌赠远游,淋漓霜色堕高秋。
如闻桂树招淮上,只为梅花别陇头。
晴雪万山迷款段,夕阳千坞乱钩辀。
归来咫尺堪携啸,极目云天下彩斿。
【注释】
突兀:高耸的样子。长歌:指慷慨悲壮的歌声。
淋漓:形容气势酣畅。霜色:秋景之色,也指白色。
皖上:皖水之南,今安徽省境内。
陇头:陇山之巅,这里代指故乡。
款:同“叩”,叩击,敲击。
钩辀(zhōu):车辕前端的曲木叫钩,辀是车前横木。
彩斿:彩色旌旗。
【译文】
长歌一曲送给远游的人,高秋景色如雪白一片。
仿佛听到了桂树在招手,只因为梅花要离开故土。
晴日下群山白雪迷离难辨路径,夕阳映照千村万坞纷乱的车辆。
我归来近在咫尺可以携带琴瑟长啸,极目远望云天之上五彩旌旗飘飘。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诗人以高亢激越的长歌,表达了离别时的无限惜别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深厚,意境苍茫高远。
首句写赠别的场景,“突兀”二字写出了吴文仲远游的特点和心情,突出其豪迈、不羁的气质。“长歌”两句,诗人以自己的歌声作为信物,寄予了深深的惜别之情。诗人以霜色比作歌声,形象地描绘出歌声的凄清、悲壮,使人产生强烈的共鸣。“为”字用得好,既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之情,又表明自己对友人的依恋不舍之意。“桂树”、“梅花”都是诗人的知己,分别时诗人不禁想起与他们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这一句既是实写,也是虚写,虚实相生,情意更浓。
接下来四句写别离后的情景。诗人想象朋友在皖水之南的皖山之巅挥动桂花枝,呼唤着远方的人。“只为”两句是说,朋友之所以如此思念家乡的梅花,是因为他不忍看到它被送别之人带向遥远的陇头。诗人巧妙地把朋友思念的对象由人转移到了梅花上,使情感更加细腻。最后两句写送别后的情景,诗人想象自己在皖山之颠回首遥望着家乡,只见晴雪覆盖着万重山峦,夕阳洒落在千道村坞之中,车马络绎不绝,一片繁忙景象。而自己则乘兴归来,归途虽近却可以携琴长啸,自由自在地抒发内心的惆怅。诗人用“归来”两字将上下片联系起来,表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情怀和对友人的牵挂之情。
整首词情景交融,意境雄阔。上片写友人远游时的情景,以豪放之笔表现惜别之情;下片写友人归乡后的情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刻画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