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柱雕栏夹画图,幽栖河上擅菰芦。
壶觞元亮开三径,舟楫陶朱泛五湖。
草色共悲吴苑废,花枝犹傍越台无。
干将对舞东风夜,灿烂明星坠辘轳。
【注释】
狄明叔:人名,作者的朋友。新居:即新屋。命女伎奏剧:请歌伎表演戏剧。玉簪、浣纱、红拂:都是美女。三本:《南史·卷二八·列传第二八·张皇后》载:南朝陈后主与张贵妃同幸于含章殿,后主曰:“此是玉山枕,非木石枕。”贵妃曰:“妾有黄玉簪,当为陛下发之。”后主遂拔玉簪掷地,碎为两段;贵妃取其半插于髻上。“玉簪”句,形容美人之美。
《汉书》:“武帝后宫常数百人”,又据《汉官仪》载:天子后宫以采桑养蚕为事,故称后宫为“桑中”。这里指美女的美貌。
《晋书》:“陶朱公(范蠡)五湖去国三千里。”五湖,即今浙江富阳境内的大源、小源和桐柏一带,这里泛指太湖。
《旧唐书》:“吴王杨行密杀其相国徐温,纳其妻张氏为妾,而宠幸之。”
《越绝书》:“越王勾践败于夫椒,奔于会稽,乃舍舟焉,筑台于台上。”
《史记》:“干将莫邪合而为一,以献楚王。”后因以“干将莫邪”指剑。
《晋书》:“荀勖尝谓晋武帝曰:‘臣有宝剑十数,每佩之,则重千金。’帝笑曰:‘晋国产金多耶?”“
《太平御览》:“北斗七星谓之天枢,在天之中,故曰‘天枢星’。”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宴乐的诗。首四句写宴会的盛况,末二句写歌舞场面。诗人把宴会上的盛况、歌伎的舞姿,描绘得十分生动传神。
第一联:“绣柱雕栏夹画图,幽栖河上擅菰芦。”绘出一幅优美的环境图画。绣柱雕栏是装饰华丽的房间,画图是精美的屏风图画,河上菰芦生长着翠绿的水草。“幽栖”表明诗人心情闲适,“擅”字写出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偏爱。“河上”、“菰芦”点出地点,“擅”字则表明诗人对这种环境的喜欢。这两句是说,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他可以尽情享乐。
第二联:“壶觞元亮开三径,舟楫陶朱泛五湖。”诗人由欣赏环境过渡到欣赏歌伎的表演,从视觉转入听觉。“壶觞”,是酒杯的意思,元亮就是陶潜。陶潜曾隐居在田园之间,自号“五柳先生”,“三径”是陶潜隐居的宅院,门前有三条小路通向田间。“舟楫”是船的意思,陶朱就是范蠡,他是著名的商人。《南史·卷九·列传第九·列传第九》记载:“陶朱公弃官隐于海上,积财巨万。”这里的“五湖”就是指太湖,陶朱公在这里泛舟太湖。这两句是说,在这样清幽的环境中,歌伎们表演的戏剧,就像陶潜隐居田园,范蠡经营商业一样令人陶醉。
第三联:“草色共悲吴苑废,花枝犹傍越台无。”这两句写诗人对歌伎舞蹈的赞美。“草色”指代歌伎的衣裙颜色,“吴苑”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园林,“越台”是春秋时期的越国宫室。这两句的意思是,虽然草色已经凋谢了,但是歌伎们仍然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她们的舞姿如同吴苑中的花草一般美丽动人。“花枝犹傍越台无”意思是说,尽管越台已经废弃了,但是歌伎们的身姿依然像越国宫殿的花草一样美丽动人。
末联:“干将对舞东风夜,灿烂明星坠辘轳。”末联写歌伎们的舞蹈表演。“干将”指古代名将干将和莫邪,他们夫妻俩共同打造出一把好剑。“对舞”指男女对舞。“东风”即春风,春天风暖花开的时候,万物复苏,人们开始活动。“辘轳”,是汲水用的井上的转轮,这里用辘轳来比喻歌伎的舞姿。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干将和莫邪夫妻俩在春风吹拂的夜晚,翩翩起舞,舞姿如同璀璨的星星一样夺目动人,最后落到了辘轳上。
全诗通过宴乐的场面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歌伎表演的喜爱之情,表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鉴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