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范支公昔未颓,龙池曾辩劫前灰。
竹斋疏雨焚香坐,花径闲云乞食回。
地胜东林时卓锡,天长南海一浮杯。
金银四百湖堤畔,得句能无赠蚤梅。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能力。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以体会诗歌的感情。赏析诗句要从内容主题、手法技巧等角度展开。此题中“地胜东林时卓锡,天长南海一浮杯”两句是全诗的重点,其中“东林”指东林寺,即杭州灵隐寺;“南海”指普陀山,为著名佛教圣地。“卓锡”,梵语译音,意为“投宿”,僧人于寺庙居住。“浮杯”指和尚坐禅。“金银四百湖堤畔,得句能无赠蚤梅。”这句的意思是说,湖边的路旁,有四金百两,这是给早开的梅花的。
【答案】
译文:风范依然像支公一样未颓丧,龙池边曾辩劫前的灰烬。竹斋疏雨焚香坐,花径闲云乞食回。地胜
东林时卓锡,天长南海一浮杯。金银四百湖堤畔,得句能无赠蚤梅。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西湖边游历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前两句写诗人来到灵隐寺,看到灵
隐寺的景色依旧,十分壮观。后两句写诗人在湖滨道旁遇到一位僧人,他向僧人讨饭,并送给了僧人一些银两,最后又给
僧人写了一首诗送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