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祀新裁日月悬,千秋舆论协名贤。
高风惨淡三君列,大典荧煌八邑传。
俎豆并陈丹雘底,旌旗同曳翠屏前。
乡闾不尽抠衣思,倚和犹能笔似椽。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赏析及语言表达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关键诗句分析,比如“庙祀新裁日月悬”“千秋舆论协名贤”“俎豆并陈丹雘底”等。
【答案】
译文:庙堂祭祀新的制度刚刚设立,悬挂着日月的旗帜在天空中飘扬。千秋舆论一致称誉那些名贤,他们高风凛然位列三君之列。盛大典仪照耀八邑传扬千古。祭礼上摆放着各种精美的食品和酒肉,旌旗随风飘扬在翠屏前。乡里乡亲们不断前来叩拜行礼,倚着和声还能写出如椽大笔。
注释:参知洪公举骆侍御吴中丞朱比部同入贤祠喜而有作(《明诗归》卷一)庙祀新裁日月悬——新设庙祀制度,悬挂日月之旗以示光明;
千秋舆论协名贤——千秋议论一致称赞这些名贤;
高风惨淡三君列——高洁的风范使三位国君并列于三;
大典荧煌八邑传——盛大典礼光照八县;
俎豆并陈丹雘底——祭品摆放整齐,如同丹砂一般;
旌旗同曳翠屏前——祭旗随风飘动,如同在绿色屏风前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任南京国子监博士时所做。当时,朝廷下令全国各郡县建立学宫,作为教化民众的场所,同时,又令全国各府、州、县建立儒学庙学,以供奉儒学圣人孔子。于是,各地纷纷建起儒学庙学,以供百姓瞻仰。
首联写庙祀制度刚刚设立,悬挂着日月的旗帜在天空中飘扬。庙祀制度,是一种国家礼仪制度。它规定了国家对于先王先圣的崇敬,也规定了国家对于儒家圣人孔子的尊崇。这一制度的建立,标志着国家对于文化的重视。因此,人们把这种制度称为“新制”。
颔联写庙祀制度建立以后,天下人都称赞那些名贤。所谓名贤,是指那些有德有才、受人敬重的人。这些人被尊为“贤”,是因为他们的道德行为和学问才能受到人们的尊重。因此,人们把那些得到人们尊敬和称赞的人称为“贤人”。
颈联说名贤的品德高尚,所以被世人敬仰;名贤的功绩卓越,所以被人称道。名贤之所以受到世人的敬重,是因为他们的品德高洁、德行出众。因此,人们把那些品德高尚的人称为“高士”;把那些德行卓越、受人敬重的士人称为“贤者”。
尾联写学宫建立以后,人们纷纷前来叩拜行礼。因为人们认为,学宫是供奉圣人的地方,而圣人又是人们心目中的最高榜样,所以人们纷纷前来学宫参拜。
由于学宫是传授儒家经典的地方,而且学宫里的老师都是学识渊博、道德崇高的学者、儒生,因此人们认为学宫是一个可以修身养性的地方,所以人们纷纷前来学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