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泠清溪水,倒流向幽谷。
任洗高人耳,不濯凡流足。
【注释】
瞻堂:指瞻堂寺。大参:大和尚。环楼:亭台。泠泠:清泉声。幽谷:深谷。任洗:随意洗涤。高人耳:高雅之人的耳朵。濯(zhuó濯):洗。凡流:世俗之流。
【赏析】
此诗描写的是瞻堂寺内一座亭子,诗人徐照为它作的题咏。瞻堂寺在今江西南昌市西南,是东晋著名佛学大师慧远讲经说法之地。徐照曾在此住过一段时间,与当时著名的佛学家慧远有交往。这首诗是徐照为瞻堂寺内的“一环楼”所题,写的是登楼眺望,见一涧清溪自高处向深谷奔去,令人产生遐想和联想。
首句“瞻堂十景为大参徐公作一环楼”,写环楼建于瞻堂寺内,由徐照为之作题。徐大参即徐照,他曾任大和尚、主僧等职。“瞻堂”点出环楼所在的寺院名,而“十景”则表明环楼所在位置,是瞻堂寺中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为大参徐公作”说明诗人徐照为这座环楼题诗。
第二句“泠泠清溪水,倒流向幽谷”。环楼临水,面对清溪,从环楼上俯瞰,可以看见溪水从高到低,顺着山势向下流淌,最终汇入幽谷之中。这句诗以写景为主,写出了环楼周围的自然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第三句“任洗高人耳,不濯凡流足”。环楼周围环境优雅,清溪潺潺,泉水清澈。诗人认为,对于高雅之士来说,他们只喜欢欣赏美好的自然风光,而不会对世俗之流感兴趣。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世俗之流的不屑一顾。
这首诗通过描绘环楼周围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之流的不屑一顾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