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筇上寒山,石磴连云陟。
兰若无人声,禅关堕黄叶。

【注释】

支筇:拄着的手杖。寒山:兰阴山,在今陕西宝鸡市。石磴:石阶。陟:登。兰若:指佛寺。禅关:佛寺的门。堕:落下。

【赏析】

《秋日同友人登兰阴山小憩华严精舍作》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写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诗人与友人一同到华山游览。在山中,诗人登上了一座山峰,并下临云岭。他看到山上的松树苍翠欲滴,山下的清流潺潺流淌,不禁感叹道:“这里真是人间仙境啊!”他站在高处,俯瞰着周围的美景,心中充满了喜悦。然而,当他来到寺庙时,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这时,他想起了自己曾在寺庙中度过的时光。于是,他决定在这里休息片刻。

“支筇上寒山,石磴连云陟”两句,点题。“上”,登。“寒山”,地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县东南,因山势高峻,气候凉爽,故名。山中多古木,有石磴可登山,上有寺院。“支筇”,手执竹杖,借以登山。“陟”,登也。这二句写登高之景。诗人由山而寺,从寺观山色,山势高耸入云。“兰若无人声,禅关堕黄叶”。这两句写静观之景。“兰若”,梵语译音,意译为僧伽庐舍,即和尚住的地方。“禅关”,佛寺的入口,也即僧院的大门。“坠”,落。“黄叶”,落叶。“这两句写静观之景。诗人登至山顶,但见寺门紧闭。寺内寂然无人,只有几片黄叶从门前飘然而下。此时此地,诗人顿生寂寞之感;但他仍能自得其乐,欣赏着眼前美景,并吟诵起诗句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