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际飞梁压水开,翠岩丹壑自萦回。
扪萝欲记天台路,片片青霞屐底来。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七绝,名为《垂虹岭》。
诗句解读与译文:
“云际飞梁压水开” - 此句描绘了一幅壮观的自然景色。”云际”意味着高悬于云端之上,而”飞梁”则形容桥横跨水面,仿佛从天而降。这样的描述让人感受到自然与建筑的和谐之美。
“翠岩丹壑自萦回” - 这句话通过使用颜色(翠岩、丹壑)和形容词(自萦回)来描绘山石和峡谷的美丽。”自萦回”表达了山石和峡谷在视觉上相互交织的景象。
“扪萝欲记天台路” - “扪萝”意味着攀爬树木,这里用来形容诗人想要探索和记录的场景。”天台路”指的是传说中的通往天台山的道路,天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这里的表达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片片青霞屐底来” - 这一句中的”片片青霞”描述了天空中飘浮的薄雾或云朵,而”屐底来”则可能是指行走时脚下踩到的云彩。这种描绘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关键词注释:
- “云际飞梁”:指一座桥跨越在云雾之上,形象地描绘了桥梁的高耸和壮观。
- “翠岩”:绿色的山石,通常指山上的绿色植被覆盖的岩石。
- “丹壑”:红色的峡谷,可能指的是红色的山岩或红色的土地。
- “扪萝”:指攀爬树木,这里可能暗示着一种寻求自然和探索的欲望。
- “天台路”:指的是通往天台山的道路,天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象征着宗教和文化的崇高与神秘。
- “青霞”:指轻薄的云霞,可能是早晨或夜晚天空中美丽的云彩。
- “屐底来”:意指行走时脚底踩到了轻盈的白云或其他飘渺的物体,增添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壮丽的自然风景为主题,通过对垂虹桥的描述,展示了自然的宏伟与神秘。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观察,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中。诗中的“天台路”不仅是地理上的一条道路,更是通向精神升华的途径。整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表现自然之美和人类向往自然之情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