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雁丹枫尽作行,霜天何处问重阳。
东邻老衲归来晚,静夜猿声到竹房。
秋日寄友人山中
白雁丹枫尽作行,霜天何处问重阳。
东邻老衲归来晚,静夜猿声到竹房。
注释:
白雁:白色的大雁。
丹枫:红色的树叶,秋天常见的景色。
尽作行:全部飞走了。
霜天:指深秋的天气。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节日。此时正值深秋,气候寒冷。
东邻:此处指诗人的朋友或邻居,可能是位隐士或僧人。
老衲:佛教用语,意为和尚。
归来晚:回来晚了。
静夜:寂静的夜晚。
猿声:猿猴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深秋时节的抒情诗。首句“白雁丹枫尽作行”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白雁和丹枫都是秋季的典型景物,诗人用“尽作行”来形容这些景物的迁徙,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次句“霜天何处问重阳”则是对深秋时节的提问,诗人在询问这个季节何时开始,以及如何度过这个季节。第三句“东邻老衲归来晚”则转向了对一位隐士或僧人的描写,这位老衲似乎在深秋时分才回到自己的小屋。最后一句“静夜猿声到竹房”则是描述诗人在寂静的夜晚听到猿声的情景,这种声音给诗人带来了一丝温暖的感觉。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情感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