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行齐鲁暮淮徐,沐雨栖风志屹如。
业就耻方徐内翰,功高不数宋尚书。

河渠歌十首为大司空潘公作并奉怀前大司空朱公

朝行齐鲁暮淮徐,沐雨栖风志屹如。

业就耻方徐内翰,功高不数宋尚书。

译文:

早上从齐地出发,下午到达淮水以南,在风雨中前行,意志坚定如山。

事业完成感到耻辱,因为还没有成为朝廷的大臣;功绩卓著却不去追求尚书之位,这和宋尚书相比相差甚远啊。

注释:

1.朝行齐鲁暮淮徐:早晨从齐国出发,下午到达淮水以南。齐鲁指今山东一带,淮徐指淮河以北。

2.沐雨栖风志屹如:在风雨中前行,意志坚定如山。

3.业就耻方徐内翰:事业完成感到耻辱,因为还没有成为朝廷的大臣。内翰是官名,汉有侍中、中书谒者令等官号,称内史或内谒者。后亦用为对人谦称自己的官职。

4.功高不数宋尚书:功绩卓著却不去追求尚书之位,这和宋尚书相比相差甚远啊。宋尚书即宋朝的尚书,是古代官署名,掌管行政事务,长官称尚书令、尚书仆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大司空潘公所写的《河渠歌》之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大司空潘公的崇敬之情,同时赞美了潘公的卓越成就和高尚情操。

首句“朝行齐鲁暮淮徐”,描绘了潘公的行程轨迹,从齐鲁出发,跨越淮水,最终抵达淮水以南。这既是对潘公事业的概括,也体现了潘公的勤奋和坚韧。

次句“沐雨栖风志屹如”,则进一步赞美了潘公的品格。在风雨中前行,意志坚定如山。这句诗不仅赞美了潘公的毅力和勇气,也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意和钦佩。

第三句“业就耻方徐内翰”,则是潘公对自己事业的期许。他不愿意仅仅满足于现有的成就,而是希望能够更进一步,成为朝廷的大臣。这种追求卓越的态度,也是诗人所赞赏和学习的。

最后一联“功高不数宋尚书”,则是对潘公成就的高度概括。虽然潘公的功绩已经非常卓著,但诗人认为他还不应该满足于已有的成就,仍然应该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这种进取的精神,正是诗人所推崇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