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得西方最上诠,莲花千仞扑青天。
由来騕袅鸣銮足,可作风螭步骤传。

【注释】

夜读献吉仲默廷实昌谷于鳞诗漫兴五首:指元代诗人虞集的《夜读献吉仲默、廷实昌谷于鳞诗漫兴五首》。献吉,即虞集;仲默,即王仲默;廷实,即张廷实(字子升);昌谷,即李昌谷(字子开)。

自得西方最上诠:自己领悟了佛家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的道理。自得,自我领会、体悟。西方,佛家认为阿弥陀佛住的地方在西方净乐世界,所以佛教徒称极乐世界为西方净土。这里泛指理想境界。最上诠,最高的理解或境界。

莲花千仞扑青天:莲花盛开时,花瓣千层,高耸入云霄。比喻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崇高、伟大。青天,蓝天。

由来騕袅鸣銮足:自古以来,那些有才华的人,就像凤凰一样,鸣叫声清脆悦耳,飞向九重宫阙。騕袅,形容歌声婉转动听。

可作风螭步骤传:能够被风神所推崇,成为龙的子孙。风螭,即风神。《山海经·中山经》说:“丰山……其木多荆芑,其兽多狡,其鸟多猿。”郭璞注:“狡者,凤类也。”又《海内经》说:“南方苍梧之野,有树名曰建木,九千人乘龙,一曰蜗牛,其音如鼓,其状马身而人面,其文如雕题焉。”按,“风螭”就是“风神”,也就是神话传说中的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自己理想的诗歌。诗人通过咏叹自己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抒发了自己对于理想的无限向往之情以及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

首联“自得西方最上诠,莲花千仞扑青天”。诗人以“自得”二字起头,表明自己对于佛家的“西方极乐世界”的理解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理想境界的向往之情。莲花,是佛教中常见的象征物,它代表着纯洁、高雅、美丽等特质。诗人用“千仞扑青天”来形容莲花的高洁、挺拔,寓意着自己对于理想的追求也是那么地崇高、伟大。

颔联“由来騕袅鸣銮足,可作风螭步骤传”。“騕袅”,原指马嘶声,此处借指歌声。诗人用“鸣銮足”来形容歌声的美妙动听,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音乐方面的造诣已经很高。接着诗人又用“风螭”一词来比喻自己能够在社会中有所作为,成为人们所尊重的人物。

颈联“夜读献吉仲默廷实昌谷于鳞诗漫兴五首”,直接引用了虞集、王仲默、张廷实、李昌谷等人的诗句,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于他们诗歌的赞赏之情。这五首诗都是咏叹理想境界的作品,诗人通过对这些作品的阅读和思考,进一步加深了自己对于理想境界的理解。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尾联“赏析”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提炼。诗人通过咏叹自己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的无限向往之情以及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激情和豪迈的咏叹之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理想的执着追求,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诗歌艺术的深深痴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