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眼寒山卧北邙,修文人去尚为郎。
无劳更下杨朱泣,曾共斋头种白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重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思想情感的分析,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来回答。

“满眼寒山卧北邙”,诗人以“寒”来形容“山”的景色,用“卧”来描绘“山”的形态,生动地表现了洛阳城周围的山峦连绵、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修文人去尚为郎”,写诗人在洛阳时,有志于仕途,曾想入仕为官,做一名朝廷命官。然而,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诗人最终未能如愿,只好离开洛阳,回到故乡。“修文”即修习文词的意思;“人去”即离开洛阳,到外地去了;“尚为郎”即还想做一个郎官。这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和对仕途的渴望。“无劳更下杨朱泣”,“杨朱泣”是引用了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孟子的思想观点,孟子认为:“杨氏为我,是无君也;我非不欲忠君也……且杨子取为我,拔一毛利天下,不为也。”杨朱哭泣,是因为他认为个人利益高于一切而放弃为国尽忠的高尚道德。“曾共斋头种白杨”,这是诗人回到家乡后与朋友共同在院子里种植白杨树的情景。诗人通过种白杨这一举动来表达自己坚持操守、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决心。

【答案】

译文:

眼前是满目青山环绕着的洛阳北邙山,那些曾经有志于仕途的士大夫如今已经离去。

无需再为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而哀泣,曾经与友人在书斋里一起亲手栽种过白杨树。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同时抒发了他坚持操守、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