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尽天台三十峰,春烟重叠锁芙蓉。
孤云不作还家梦,卧听僧堂雨后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寺春日画卷,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第一句:“行尽天台三十峰,春烟重叠锁芙蓉。”
- “行尽天台三十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天台山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天台山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境内,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以其秀丽的山水、古老的寺庙和丰富的文化历史而著称。诗人在游览完整个天台山之后,感叹于它的壮丽,表达了自己的赞叹之情。
- “春烟重叠锁芙蓉”:这句诗描绘了春天时节天台山的美景。春烟缭绕,仿佛将整个山峰都笼罩了起来,与远处盛开的芙蓉花相映成趣。芙蓉花即荷花,象征着纯洁和高雅。这句诗以“春烟”和“锁芙蓉”为画面,展现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
第二句:“孤云不作还家梦,卧听僧堂雨后钟。”
- “孤云不作还家梦”: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感慨。在诗句中,“孤云”比喻自己如同飘荡的云彩一般孤独,没有归宿。诗人通过“不作还家梦”来表达自己对于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向往自由的心情。这里的“还家梦”指的是回归家庭和亲人的愿望,而诗人却选择放弃这样的梦想,表现出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 “卧听僧堂雨后钟”: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僧堂内静静聆听雨后的钟声的场景。僧堂是僧人修行和讲经的地方,钟声是佛教中的重要仪式之一。在这里,诗人被雨后的钟声所吸引,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种宁静的氛围使得诗人能够更好地思考和领悟生活中的真谛。这里的“卧听”意味着诗人选择在安静的环境里聆听钟声,体现了他对内心世界的珍视和对宁静时光的渴望。
赏析:
此诗为贾岛晚年所作的一首山水小品。诗中通过描绘天台山的自然风光和禅寺中的钟声,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和内心境界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