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飘仍远,长安落未终。
千林俄失翠,一水间流红。
寂寞经秋雨,彷徨后夜风。
迷蜂当观阁,伴蝶戏帘栊。
命薄侔隋苑,身轻异汉宫。
骚人悲葺芰,赋客叹飞蓬。
桃杏凋元蚤,芙蓉发渐空。
妒他篱下菊,增艳向梧桐。

【注】

1、合浦:古郡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2、长安:指京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3、千林:指茂密的树林。4、一水:指一条河流。5、彷徨:徘徊不定。6、迷蜂:被蜜蜂螫伤的蜜蜂。7、芙蓉:荷花。8、元蚤:即“元宵”。

【赏析】

《咏黄叶》: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秋日黄叶为题,抒发了自己的情怀。全篇写景细腻,意境幽深,寓情于物,含蓄蕴藉,耐人品味。

首句“合浦飘仍远”,写秋天到来,合浦地区飘落的黄叶已很遥远了,暗示着时间已进入秋天,黄叶飘零的季节已经来临。“长安落未终”,写黄叶飘落的景象,长安(今北京)尚未落下黄叶,但已是秋天了。这两句是说,尽管黄叶飘落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但长安还没有落叶。这一句中用了反语,意在表达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次句“千林俄失翠”,写树木失去了春天时的绿意。千树万树的树林里,一片片黄叶飘落,使原本郁郁葱葱的树林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一水间流红”,写河流上漂着红色的树叶。虽然河水清澈见底,但是河面上漂浮着许多黄色的树叶,使得河水也变得赤红。这两句是说,千树万树的树林里的黄叶飘落,使得河水也失去了原有的颜色。

第三句“寂寞经秋雨”,“寂寞”二字点出了黄叶飘落时所带给人们的凄凉感。秋雨绵绵,淋湿了人们的衣服,淋湿了树叶,淋湿了大地,也淋湿了人们的心情。这句中的“寂寞”二字,既写出了秋天的凄清,又写出了黄叶飘落时的凄凉景象。

第四句“彷徨后夜风”,写秋风阵阵吹来时的情景。黄叶纷纷扬扬地落下,随风飘荡,仿佛在风中彷徨不定。这一句中,“彷徨”二字既形容了黄叶飘落时的情景,又表现了人们对黄叶飘落的感慨。

第五句“迷蜂当观阁”,“迷蜂”指的是蜜蜂。蜜蜂常常被黄叶吸引,飞到黄叶上去采蜜。而当人们抬头看到这些飞来飞去的蜜蜂时,就会想到自己的处境。这一句中的“当观阁”三字,既写出了蜜蜂飞舞的场景,又写出了人们对自己的感慨之情。

第六句“伴蝶戏帘栊”,“蝶”指的是蝴蝶。蝴蝶常常被花丛中的美丽吸引,飞到花丛中去采蜜。而当人们抬头看到这些翩翩起舞的蝴蝶时,就会想到自己的处境。这一句中的“戏帘栊”三字,既写出了蝴蝶飞舞的场景,又写出了人们对自己的感慨之情。

第七句“命薄侔隋苑”,“命薄”指的是命运不好,无法改变。“侔”是相等的意思。这一句中的“命薄侔隋苑”三字,既写出了命运不好的处境,又表达了出对自己命运不好的感慨之情。

第八句“身轻异汉宫”,“身轻”指的是身体轻盈。“异汉宫”指的是与古代皇宫不同。这一句中的“身轻异汉宫”三字,既写出了自己身体轻盈的特点,又表达了出自己身处逆境的感受。

第九句“骚人悲葺芰”,“骚人”指的是屈原这样的文人雅士。“葺芰”指的是修补荷叶。这一句中的“悲葺芰”三字,既写出了屈原这样的文人雅士对自己的感叹,又表现出他们对自己所处困境的感慨。

第十句“赋客叹飞蓬”,“赋客”指的是辞赋家。“飞蓬”指的是随风飘荡的草茎。这一句中的“叹飞蓬”三字,既表达了出辞赋家对自己的感叹,又表现出他们对自己所处困境的感慨。

第十一句“桃杏凋元蚤”,“桃杏”指的是桃花和杏花。“凋元蚤”指的是花瓣脱落得很快。这一句中的“桃杏凋元蚤”三字,既写出了桃花和杏花凋落的情景,又表现出对美好景色消逝的感慨。

第十二句“芙蓉发渐空”,“芙蓉”指的是荷花。“发渐空”指的是荷叶上的花朵逐渐凋谢。这一句中的“芙蓉发渐空”三字,既写出了荷花凋谢的情景,又表现出对美好景色消逝的感慨。

第十三句“妒他篱下菊”,“妒他”指的是嫉妒他。篱下菊花盛开,色彩鲜艳,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但诗人却嫉妒它如此美丽,反而向旁边的梧桐借光,让自己的菊花更加灿烂。这一句中的“妒他篱下菊”三字,既表现出了诗人嫉妒的心态,又表现出了他对自己所处困境的感慨。

第十四句“增艳向梧桐”,“增艳”指的是增加艳丽。“向梧桐”指的是朝向梧桐树生长的方向。这一句中的“增艳向梧桐”三字,既表现出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又表达了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黄叶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感慨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