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日苦不足,愁日苦有馀。
谈笑未及终,执手河山如。
蒹葭阻长道,渺邈天一隅。
殷忧见华发,岁暮空踟蹰。
焉得抟风翮,送我来枌榆。
【注释】
①新都:今四川省成都市。司马伯玉:指杜甫的朋友、诗人,曾任成都尹。
②苦不足:意思是欢乐的日子太少;苦,这里指愁苦的日子太多。
③谈笑未及终:意思是谈话说笑还没结束。
④执手河山如:意思是紧握着手中的山河就像握着亲人的手。
⑤蒹葭(jiān jiá):一种植物名,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叶子狭长,花穗细长。这里比喻道路。长道:指道路漫长。
⑥渺邈(miǎo miǎo):辽阔遥远的样子。天一隅:指天地之尽头。一说“涯”,水边或陆地的边沿,引申为边际或边缘。
⑦殷忧:深沉而长久的忧患。华发:白发,代指年老。
⑧岁暮:年终。踟蹰(chí chú):迟疑不决貌。这里指徘徊犹豫不定。这里是说因年老有病,不能久留成都,所以徘徊不决。
⑨抟(tuán)风翮(hé):抟,聚拢。翮,鸟羽,借指鸟。这里比喻才能和志向。枌榆:古地名,在今山东兖州一带,是当时杜甫的贬所。
【赏析】
这是作者入成都后访友之作。诗中抒发了对友人深切的怀念之情。
开头两句是说与朋友相聚的时光太少,因而感到惆怅;而别离的时刻却太多,因而更感忧伤。这种矛盾的心情,正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接着四句是写别时情景的。诗人紧紧握住朋友的手,依依不舍,但想到朋友远在千里之外,不禁感慨万千,好像握着的只是一块石头似的。这四句诗,以景结情,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最后两句写诗人的归思,也是这首诗的主题所在。诗人希望友人能像神鸟一样振翅高飞,到自己的贬所来与他相见。然而友人已年近迟暮,身体多病,不可能再象当年那样远赴他方去了,于是诗人只能徒然地空发归思而已。
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自然,风格沉郁顿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