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播乱飞黄尘,旄头月黑缠妖氛。
常清血战弃全陜,二十四郡虚无人。
平原鲁公眦双裂,一麾猛气雄三军。
疾呼河北倡忠义,普天率土知君臣。
帝心未灭安史祸,杲卿碎舌投天津。
巢倾卵覆季明死,举宗三百遭坑焚。
乌鸢饱食蝼蚁妒,毒痡四海同酸辛。
鲁公惋愤掩胔骼,哭兄哭侄嘘愁云。
生平正气塞宇宙,淋漓一帖犹千春。
乾元元年岁戊戌,昊苍有意开斯文。
摛章吮笔笔欲舞,墨池一派流天真。
肝肠寸寸委波磔,纵横䟤跋超群伦。
长风巨浪鼓淜澎,泰山乔岳盘嶙峋。
夭矫虬龙赴幽壑,缤纷鸾鹄翔高旻。
十行遒婉尚含怒,五行浡郁逾生嗔。
卒章沉痛彻心髓,恍疑汲冢窥三坟。
如椽一扫二百六,一言一字皆千钧。
即令涂抹迥姿态,西施倾国加双颦。
当时鲁公岂匠意,精诚烈烈悬风斤。
【注释】
颜鲁公:颜真卿,唐朝中期杰出的政治家、书法家。祭侄草堂歌:为纪念其侄颜杲卿而作。
渔阳:今河北涿州。播乱:战祸四起。飞黄尘:战乱中尘土飞扬。旄头:指星名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月黑缠妖氛:月亮昏暗时笼罩着妖气。
全陕:整个陕西地区。二十四郡:指安史之乱时被占领的24个郡。虚无人:没有人烟。
平原:今山东高唐县。眦(zì)双裂:瞪大眼睛,眼眶都裂开了。麾(huī):指挥旗。猛气:勇猛之气。雄三军:使军中士气大振。
疾呼:急呼。河北:指河北道一带,即河北、山西、陕西一带。倡忠义:提倡忠诚正义。率土:天下。君臣:皇帝和群臣。
帝心:皇帝的心。未灭:没有消除。安史:指安禄山和史思明。祸:灾难。杲卿:颜杲卿,颜真卿的侄子,安史之乱时被安禄山杀害。碎舌:用舌头打碎敌人的舌头。投天津:向天津投去。天津是地名,今天津市。
巢倾卵覆:比喻国家灭亡。季明:指唐代宗。死:死亡。举宗三百:家族三百口被杀。遭坑焚:被活埋和烧死。
乌鸢(yuān):乌鸦、老鹰等。饱食:吃饱了肚子。蝼蚁:蚂蚁。妒:嫉妒。毒痡:极度痛苦。四海:指全国。同酸辛:共同承受痛苦。
鲁公:颜真卿的字。惋愤:悲痛愤怒。掩胔骼(gé):掩埋尸体。胔(tuǐ):尸体。
痛哭侄儿,哭颜杲卿:对颜杲卿的哀悼之情。嘘愁云:形容悲伤到了极点。
生平正气:一生正直无私的品格。塞宇宙:充满天地之间。淋漓一帖:形容诗写得酣畅淋漓,气势磅礴。犹千春:如同春天一样长久。
乾元元年:唐肃宗年号,公元758年。岁戊戌:干支纪年,戊戌年,即公元758年。昊苍有意开斯文:上天有意开创盛世。昊苍:苍天。开斯文:开辟文化事业。
摛(chī)章吮笔:挥动笔墨书写文章。欲舞:仿佛要跳舞一般。墨池一派流天真:墨色如水,流淌自然,充满生机。
肝肠寸寸委波磔(zhé):形容书法笔画曲折有力,犹如刀切般锋利。波磔(zhé):指笔画的波折。纵横䟤跋超群伦:纵横捭阖,超越众人之上。䟤(xiáng)跋:纵横驰骋。
长风巨浪鼓淜澎(péng):狂风巨浪撞击着山峦。鼓淜澎:撞击声。泰山乔岳:高大的山峰与巍峨的山岳。盘嶙峋:山势险峻。
夭矫虬龙赴幽壑(hè),缤纷鸾鹄翔高旻(mín):弯曲的龙奔赴深谷之中,纷杂的鸾鸟飞翔在天空之上。夭矫:曲曲折折。虬(qiú):有花纹的蛇。幽壑:深谷。翔高旻:“翔”通“翔”,“高旻”指高空。
十行遒婉尚含怒(qǐn):每写一行都显得遒劲挺拔,还带有怒气。五行浡郁逾生嗔(chēn):五言排律共有10行,每行都有生气和愤恨。浡(bó)郁:蓬勃旺盛的样子。
卒章沉痛彻心髓(suǐ),恍疑汲冢窥三坟(fén):最后一段更是沉痛得直刺人心髓,让人怀疑是从古代墓穴中得到的《三坟》秘籍。卒章:结束部分。汲冢(jiè):《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博士淳于越曾进言说,始皇陵中有图书,足以亡秦。始皇死后,有人盗掘始皇墓,得到竹简书数篇。汲冢:汲县的古墓,据说就是淳于越所说的那个古墓。三坟:《尚书》中的《禹贡》、《洪范》和《九畴》。
如椽(chuán)一扫二百六:用如椽的笔扫清二百零六个字。如椽:指大笔。二百六:这里指的是《三坟》,因为《三坟》共有36篇,合称二百六。
一言一字皆千钧(jūn):一句话一个字都是千斤重的重大意义。
即令涂抹迥姿态,西施倾国加双颦(qīn):即使涂抹出截然不同的风貌,也抵不上西施那样美丽动人的妆容,再加两个皱眉的动作。即令:即使的意思。涂抹:改变原来的面貌或风格。迥(juàn)姿态:完全不同的风格。西施倾国:指美人西施倾国倾城的美貌。《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
当时鲁公岂匠意:当时颜真卿难道只是随意挥毫?精诚烈烈悬风斤(jīn jīng liè liè xuán fēng jīn):他的书法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坚定的意志,就像悬挂在风中的一把大斧头。匠意:匠心独运,有目的有意图地创作。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颜真卿《祭侄手稿》的七绝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英雄及其遗族的深切悼念,抒发了诗人对颜真卿崇高品格与伟大成就的崇敬之情。诗中既有对颜真卿英勇无畏的赞扬,也有对其人格高尚、气节凛然的钦佩;既有对历史悲剧的感叹,也有对颜真卿精神永存的期许。
全诗可分为五个层次展开:
第一层(开头八句)。诗人以“颜鲁公祭侄草堂歌”为题,从诗歌内容入手,首先描述了安史之乱期间的混乱局面,以及颜真卿在这场灾难中所表现出的英勇气概。诗中通过描绘战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颜真卿的敬仰之情。然后,诗人又详细描写了颜真卿的侄子颜杲卿被害的情景,以及他为颜杲卿写的祭文。这些内容既展现了颜真卿的才情与胆识,又揭示了他内心的悲愤与哀伤。
第二层(中间十二句)。这一层主要描绘了颜真卿在悲痛中写下的《祭侄手稿》,并对其书法艺术进行了赞美。诗中写道:“肝肠寸寸委波磔,纵横䟤跋超群伦。”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颜真卿笔锋的强劲和气势的奔放,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激荡与挣扎。接着,诗中又写道:“长风巨浪鼓淜澎”,进一步展现了颜真卿在动荡不安的政治环境中所展现出的坚韧与毅力。
第三层(结尾六句)。在这一层中,诗人再次表达了对颜真卿的崇敬之情,并对他的书法艺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诗中写道:“即令涂抹迥姿态,西施倾国加双颦。”这句诗既表明了颜真卿的书法技艺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又暗喻了颜真卿的精神风貌如同西施那般美丽动人。最后两句则直接赞美了颜真卿的伟大成就:“十行遒婉尚含怒,五行勃郁逾生嗔。”这句诗既赞美了颜真卿作品的内涵丰富和情感充沛,又透露出他对历史的深深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
第四层(末尾四句)。在这一层中,诗人再次表达了对颜真卿的崇敬之情,并对其精神品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诗中写道:“即令涂抹迥姿态,西施倾国加双颦。”这句诗既表达了颜真卿书法艺术的高超境界,也体现了他对颜真卿精神品质的高度赞誉。最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颜真卿的历史地位和永恒价值:“乾元元年岁戊戌,昊苍有意开斯文。”这句诗既回顾了历史背景,又寄托了对颜真卿不朽业绩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颜真卿《祭侄手稿》的描绘以及对其书法艺术和精神品质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艺术感悟能力,堪称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