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飞者燕东伯劳,华堂锦帐生蓬蒿。
少年儿郎轻薄子,弃捐比翼如鸿毛。
咫尺天孙与河鼓,岁岁年年隔银浦。
一朝乌鹊来填桥,犹得相逢话辛苦。
脂车秣马夜不停,漂流南北如浮萍。
当时离别勿复道,悲风冉冉来长檠。
机上双鸾手中线,宛转流黄涕沾面。
铅华落尽君不见,东飞伯劳西飞燕。
【注释】
1.东伯劳:指伯劳,又名鴳。2.华堂锦帐:华丽的宫殿。蓬蒿:草。3.轻薄子:轻浮、不庄重的人。4.天孙:织女,神话中的女神名。5.河鼓:即河鼓星,为二十八宿之一。6.银浦:银河,天河。7.填桥:搭桥。8.脂车秣马:指准备远行。9.长檠:长柄灯。10.机上双鸾:织机的一对飞轮。11.流黄:织成的黄丝带,比喻女子的眼泪。12.铅华落尽:指青春消逝,形容年老貌衰。13.机杼:织布的器具。14.宛转:形容歌声或琴声婉转动听。15.流黄涕沾面:泪如黄丝,沾在脸上。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位少年郎抛弃心上人,而对方又因相思成疾的情景。全诗以抒情为主,通过写景来表达诗人的感慨和同情。首二句写心上人的离去,第三四句写情人的思念,第五六句写双方的怨恨,最后两句写诗人的悲伤。
首联“东飞伯劳歌”起兴,借伯劳鸟南飞之姿,暗寓所思之人也向南而去,既表明了主人公对爱人的依恋,又暗示出主人公与爱人分离的痛苦。第二句“西飞者燕”,则点明所思之人乃燕,燕子是自由飞翔,不受约束的鸟类,这既表现了主人公的思念之心,又反衬出主人公的无奈。
颔联“少年儿郎轻薄子,弃捐比翼如鸿毛”,用比翼鸟来比喻夫妻恩爱,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无情现实的失望。“薄”,轻佻;“捐”,舍弃,此处意指被抛弃。“比翼”,比翼鸟,传说中一种能够并翅齐飞的鸟。“鸿毛”比喻微不足道的东西。
颈联“咫尺天孙与河鼓,岁岁年年隔银浦”,诗人运用神话意象表达了自己无法与爱人相会的无奈和痛苦。“天孙”指织女星,传说她是天上的仙女;“河鼓”也是天上的星宿,此处指织女星旁的那颗星星。“银浦”指天河,古人认为天河两岸相隔遥远,难以相见。
尾联“一朝乌鹊来填桥,犹得相逢话辛苦”则是诗人对前文的一种转折和升华。这里的“乌鹊”象征着喜鹊,相传喜鹊能传信于人间。“填桥”是指喜鹊飞过天河搭起一座桥来,让牛郎和织女得以相见,这一情节寓意着诗人期待爱情能够有奇迹般的出现。“话辛苦”则表达了诗人对爱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它不仅仅是一首爱情诗,更是一部关于人生、理想、爱情、命运等方面的寓言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