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涕沾襟,遥望阴山阴。
旧宠汉宫薄,新恩边地深。
紫骝涉长道,黄鹄寄哀音。
千载琵琶曲,谁明去住心。

后明妃曲

出塞涕沾襟,遥望阴山阴。

旧宠汉宫薄,新恩边地深。

紫骝涉长道,黄鹄寄哀音。

千载琵琶曲,谁明去住心。

注释:

  1. 出塞涕沾襟,遥望阴山阴。
    注释:在边境出征时,泪水沾湿了衣裳,眺望着遥远的阴山,心中充满了忧郁和思念。
  2. 旧宠汉宫薄,新恩边地深。
    注释:过去受到的宠爱已经变得淡薄,而现在得到的恩惠却在边地深厚。
  3. 紫骝涉长道,黄鹄寄哀音。
    注释:骑着紫色的马穿过长长的道路,寄托哀痛之情于黄鹄的鸣声中。
  4. 千载琵琶曲,谁明去住心。
    注释:这首古老的琵琶曲流传了千年,谁能理解它所表达的情感,去留之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出塞情景、表达思乡之情的诗作。诗人通过“出塞涕沾襟,遥望阴山阴”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边境出征时的情景,以及他眺望远方的阴山时的忧郁和思念。接着“旧宠汉宫薄,新恩边地深”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受到的宠爱已经变得淡薄,而现在得到的恩惠却在边地深厚的感慨。

在“紫骝涉长道,黄鹄寄哀音”这两句中,诗人骑着紫色的马穿过了长长的道路,而黄鹄的鸣声则成为了诗人寄托哀痛之情的象征。这里的“紫骝”和“黄鹄”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象征元素,分别代表着力量和智慧,而“涉长道”和“寄哀音”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千载琵琶曲,谁明去住心”这一句则是对整个诗歌主题的高度概括。诗人通过对千年琵琶曲的回忆和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于去留之心的迷茫和困惑。这种迷茫和困惑不仅仅是因为个人的情感问题,更是因为整个国家和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性。

这首诗通过描绘出塞情景、表达思乡之情,以及对千载琵琶曲的回顾和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