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妆楼隔画桥,涌金门外半兰桡。
相携女伴巫山去,昨夜钱塘正上潮。

《青楼曲八首·其五》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逐一分析这首诗的内容、意义以及鉴赏:

  1. 诗词原文
    苏小妆楼隔画桥,涌金门外半兰桡。
    相携女伴巫山去,昨夜钱塘正上潮。

  2. 逐句解析

  • 苏小妆楼隔画桥:描绘了苏小的居所与画桥的间隔,暗示了一种距离美。
  • 涌金门外半兰桡:描述了涌金门之外的宁静景象,以及在此处划船的情景。
  • 相携女伴巫山去:表达了与友人一起离开的情感,巫山可能是目的地或一个象征。
  • 昨夜钱塘正上潮:提到了昨夜的钱塘江潮水上涨的情景,可能寓意时间的流逝或某种期待的实现。
  1. 关键词注释
  • 苏小:指唐代著名美女苏小小,此诗通过她的居所来营造一种古典美的氛围。
  • 画桥:形容桥梁如画一般美丽,增添了诗句的画面感。
  • 涌金门:位于杭州的一座城门,古时为繁华之地,此处也象征着历史的厚重和城市的繁华。
  • 兰桡:古代船只装饰,此处用以描述船只的美丽。
  • 巫山:中国神话中的山脉,常用来象征情感的起伏或思念之情。
  • 钱塘:今浙江杭州,此处提到的“上潮”可能是指江潮的涨落。
  1. 赏析
  • 此诗采用了典型的古诗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对比、拟人等,使得整首诗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
  • 通过对古代美人苏小及其居所的描述,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同时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
  • 诗中多次提到“潮”,可能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变化,同时也暗示了某种期待或梦想的实现。
  •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古典美和人文情怀的结合。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让读者感受到古代诗人的审美情趣,也让人们思考历史和文化的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