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上高台斜日红,遥天极目思无穷。
迢迢关塞微茫外,簇簇山河锦绣中。
鸿雁数声催暝色,牛羊几处散秋风。
黄金销尽人何在,青史传来事不空。
【解析】
“独上高台斜日红,遥天极目思无穷”,这两句诗写登上居庸关的高楼远眺所见。诗人站在居庸关上,眺望着夕阳西下,只见一片晚霞映红了半边天际。他久久地凝望着那绚丽多彩的天空,沉浸在一种深沉、渺茫的感情之中。
“迢迢关塞微茫外,簇簇山河锦绣中”,“鸿雁数声催暝色,牛羊几处散秋风”。这两句诗写居庸关外,群山环绕,景色宜人。诗人放眼望去,看到大雁南飞,牛羊北牧,一派丰收的景象。这里没有写到居庸关本身,而是从居庸关周围的自然景物来表现居庸关。
“黄金销尽人何在,青史传来事不空”,诗人用历史典故抒发感慨。这句诗的意思是:如今战乱已平,国家也恢复了繁荣富强,但黄金已销蚀殆尽,往日的英雄人物都到哪里去了?而那些英雄豪杰的业绩却永远留在史书上。
【答案】
译文:
我独自踏上了居庸关的高楼,斜阳如血,远处苍茫的天际令人思绪无限。居庸关外面是辽阔的边疆,里面却是繁华的城市。
雁阵南飞的声音催促黄昏降临,牛羊成群地散去迎接凉爽的秋风。昔日的金银财宝已消耗殆尽,英雄们的踪迹也早已消失。然而他们曾经留下的事迹却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下来。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居庸关的风光和作者登高时的所见所感。首句点明时间是傍晚,地点在居庸关的高台上。居庸关位于燕山以北,地势较高,视野开阔,可以远眺万里长城以外的风景。诗人站在高处,看到太阳西下,余晖映红了半边天空,他久久地凝望,似乎在思考什么,又似在陶醉于眼前美丽的景色。第二句通过“鸿雁”和“牛羊”两个意象表达了他对和平安宁的向往。最后两句运用历史典故抒发感慨。“黄金”指国运,“青史”指历史。《史记.项羽本纪》载:“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之服汝。”《史记.淮阴侯列传》载:“信钓渔于渭滨者三见秦皇,使人求之,则鱼得。”李白在这里以这两个典故表达对过去战争年代的怀念和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