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水途成阻,云天恨渺然。
素书缘病废,芳草为情牵。
岩绿飞花后,春寒细雨前。
闻君栖墓意,遥赠《蓼莪》篇。
【注释】:
重寄张子:又写信给他。张子:指张籍,作者的朋友。
成阻:成为阻隔。
云天恨渺然:云天之间恨意茫茫。
素书:书信。
芳草为情牵:芳草因我而动情。
岩绿飞花后:岩石上绿色的苔藓随风飘落如飞舞的花絮。
春寒细雨:春天的寒冷和微雨。
《蓼莪》:《诗经》中的篇名,是一首哀悼亡妻的诗。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写给朋友张籍的,表达了他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第一句“烟水途成阻”,描绘了旅途中的风景,烟雾缭绕的水面成为了阻隔,使得前行变得困难重重。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山水画卷,让人感受到旅途的艰辛与无奈。
第二句“云天恨渺然”,则转入对情感的抒发。云天之间仿佛充满了无尽的怨恨,这种情感既是一种自然的流露,也是一种主观的表达。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对远方的思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第三句“素书缘病废”,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处境。由于生病导致书写受阻,无法通过书信传达心意。这句话既体现了诗人的身体状态,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第四句“芳草为情牵”,则是对前一句的深化。芳草被诗人用来象征自己的心情,它们随着季节的变化而生长、凋零,正如自己的情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了情感,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第五句“岩绿飞花后,春寒细雨前”,描述了景色的变化。岩上的绿色苔藓随风飘散,如同飞花一般美丽;而春寒和细雨则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艰难时期。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既有自然之美,又有生命的脆弱。
最后一句“闻君栖墓意,遥赠《蓼莪》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他听闻友人已经安息在墓地中,便写下了这首《蓼莪》诗来寄托自己的哀思。这首诗虽然简短,但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和真挚的友谊。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矛盾和挣扎,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