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正尔拟相亲,面着无言意更真。
红拂敢疑颜色似,清风林下谢夫人。
【注释】
正尔:如此。胭脂丹砂:古代女子用以画眉、点唇的红色颜料;也泛指红颜色。谢夫人:《世说新语·伤逝篇》载,东晋谢道韫为叔父谢安之妻,“安仁(谢安)尝与诸从弟共诣安处觅佳,诸贤子有登门者。安曰:国有人,家有序。既设果拼,或脱巾角。既毕,安谓宾主曰:今日群贤毕至,足以叙天伦之乐,何必羁宦台阁?吾本乘兴而行,不见阳春之树,乃知夏木阴森。此间自有吊影吟风之士,何须片言只句。诸人且坐,吾亦常以此为令。”此处借以形容谢道韫的才情。
【赏析】
这是两首咏红梅的诗。诗人在宴会上分韵同咏红梅,席间对红梅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和与朋友亲密无间的友谊。
首首都是描写红梅的,却各有侧重,第一首侧重于写红梅的颜色之美,第二首侧重于写红梅的精神风貌。
第一首开头两句,诗人首先提出“面着无言意更真”这一新颖的命题来写红梅,这一句看似是诗人自问自答,实际上是在回答前人的提问,即如何写出梅花的神韵。
“面着”,就是“面上”。诗人用一个问句,将问题提出后立即作答。“无言”,就是没有声音。这里诗人巧妙地利用了“无声胜有声”这个成语,以突出梅花的静美。而“意更真”则是诗人所追求的目标。因为只有真正的梅花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所以“意真”是“面着”的关键之所在。
“红拂敢疑颜色似”一句,紧承上句而来,是诗人对“意真”这一目标的具体化。“红拂”是指唐代名妓红拂女。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典故。据《旧唐书·李靖传》记载,红拂女曾以一信物托付李靖,并对他说:“愿托公生发,不敢异心。”李靖见信物后,便答应娶她,从此红拂女成为李靖的妻子。这里的红拂女是诗人借指自己心目中的朋友,也就是谢道韫。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示自己对于谢道韫的敬仰之情。
“清风林下谢夫人”一句,是全诗的最后一句,也是全诗的主题所在。诗人用谢道韫的典故来写红梅的色香之美,使全诗显得十分和谐自然。
指微风。“谢夫人”指谢道韫。《晋书·谢安传》载,谢安年轻时隐居东山,后来出仕做官,每次出行时都要带着琴师王徽之等人,谢道韫则常常坐在车边弹琴。一次,谢安外出,路过桓温的府第,桓温派人邀请他进去喝酒。可是谢安刚到门口就回去了。王徽之说:“安石必不入。”谢道韫说:“大家不知道山公醉日,其好饮只是小酌,若强劝,只会让他酩酊大醉,那就糟了。”后来,谢安果然醉倒在路边。这就是“清风”一词的来源。这里,诗人借用了这一典故来写红梅的风韵。诗人认为,红梅的清香和淡雅,就如同谢道韫的才情一样,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