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君已占多春,此日还当让后人。
千树梅花双舞鹤,也须着我白纶巾。
【注释】
汪京兆:即汪藻,字彦章。
争孤山:相传北宋林逋隐居西湖孤山,有梅花千树,自号和靖先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湖中南屏山居住时所写,模仿宋代诗人汪藻的《西湖六首》为友人孙道甫写的一首七绝。诗中以“问林和靖”起兴,以“还当让后人”作结,表达了对友人的劝勉之意。全诗构思新颖、想象奇特、辞彩清丽、韵致高远。
开头两句,诗人首先点出孤山与和靖的关系。孤山之梅,自北宋林逋开其端绪,至南宋,孤山又多植梅千树,故又有“梅坞”“林壑”之称,而和靖则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名句传诵后世,成为江南名胜古迹之一。诗人用“君已占多春”,意谓和靖早于孤山之梅,独占了江南好风景。“此日还当让后人”,则是说今日孤山上的梅花也应当让给和靖。这两句诗,一方面赞美和靖的高洁,另一方面又表明诗人的谦逊。
下面一句,写和靖与孤山之梅的关系。“此日还当让后人”一句,既赞颂了和靖的人品、才调,又表达了他对孤山之梅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寓示了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也能像和靖那样,在孤山之梅盛开的时候,也能尽情欣赏它们的美好,享受它们的清香。
最后一句,写诗人自己与孤山之梅的关系。诗人说自己也要像林逋一样,披戴白纶巾,到孤山去欣赏那些美丽的梅花。白纶巾,指白色的布头巾,用以束发或擦汗。这里借指隐士。林逋曾居杭城西湖之孤山,结庐不返,筑室种梅,人称“梅妻鹤子”。他爱花如命,每值梅花盛开之时,必“必赋诗,留连不能去,竟葬花墓下”。后来人们便以“梅妻鹤子”来比喻夫妻恩爱相濡以沫。“也须着我白纶巾”,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像林逋那样,在孤山之梅盛开的时候,尽情欣赏它们的美好,享受它们的清香。
整首诗通过咏梅,表现诗人对林逋高洁品格的崇敬,对和靖遗世独立精神的向往,也寄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意境优美、清新自然,语言朴实无华。全诗一气呵成,浑然天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