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将元知敌,全军用伐谋。
折冲临远服,仗钺下南州。
天末黄云暗,海门落日愁。
朱帆开远浪,画角起中洲。
号令三军肃,妖氛指日收。
千山迎剑气,万里拥蛇矛。
风急闻哀雁,波翻骇伏虬。
舟人歌小海,幕客尽轻裘。
羽檄飞前渡,艨冲据上流。
候晴占雉尾,厌气射旄头。
马援收诸洞,留侯用一筹。
惊鳞还自溃,穷兽欲何投。
杀势奔封豕,威声走怒彪。
潜兵分部伍,归路扼咽喉。
尚诈终防变,乞降更莫留。
直须临獠穴,尽拟破蛮酋。
俘献君门喜,凯还道路讴。
将军列茅土,四海仰皇猷。

首先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格式要求:

  1. 诗句与译文一一对应。
  2. 关键词需要注释。
  3. 最后进行赏析。

下面是这首诗的分析:

诗句

  1. 上将元知敌,全军用伐谋。
  • 上将知道敌人情况,全军使用计谋。
  1. 折冲临远服,仗钺下南州。
  • 打败敌人,平定远方地区。
  1. 天末黄云暗,海门落日愁。
  • 天边黄云昏暗,海边夕阳令人忧愁。
  1. 朱帆开远浪,画角起中洲。
  • 红色的船帆在遥远的波浪上展开,画角声在中洲响起。
  1. 号令三军肃,妖氛指日收。
  • 发出命令三军严肃,妖魔气息很快就会消失。
  1. 千山迎剑气,万里拥蛇矛。
  • 千山都迎接着剑气,万里大地都拥抱着蛇矛。
  1. 风急闻哀雁,波翻骇伏虬。
  • 风急,听到哀鸣的雁;波翻,惊骇地看到伏在水底的龙。
  1. 舟人歌小海,幕客尽轻裘。
  • 船上的人唱着小曲儿,幕僚们穿着轻便的衣服。
  1. 羽檄飞前渡,艨冲据上流。
  • 飞箭传檄文到前面渡口,战船在上游占据有利位置。
  1. 候晴占雉尾,厌气射旄头。
  • 等待晴天看斗鸡尾巴,厌弃邪气发射神箭。
  1. 马援收诸洞,留侯用一筹。
  • 马援收复各部落,张良只用一个计策。
  1. 惊鳞还自溃,穷兽欲何投。
  • 鱼群惊散,野兽无处可逃。
  1. 杀势奔封豕,威声走怒彪。
  • 凶猛的攻势像封豕一般奔涌,威名如怒虎一般震撼。
  1. 潜兵分部伍,归路扼咽喉。
  • 秘密布置军队,控制要道阻止敌人前进。
  1. 尚诈终防变,乞降更莫留。
  • 虽然有欺诈,最终还是要有防备,不要留下投降的机会。
  1. 直须临獠穴,尽拟破蛮酋。
  • 必须直接面对那些洞穴,彻底消灭那些蛮族首领。
  1. 俘献君门喜,凯还道路讴。
  • 俘虏献祭君王门前,凯旋归来的路上人们欢呼歌唱。
  1. 将军列茅土,四海仰皇猷。
  • 将军被封为土地,四海之内的人们仰望皇帝的英明决策。

译文

这是一首赞美李将军出征南州的诗歌。诗中描绘了战场景象,表达了对李将军的英勇和智谋的赞美,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希望。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幅壮美的战斗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敬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将战场氛围渲染得更加浓烈。同时,通过对人物情感的刻画,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英勇无畏。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