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风云会,人间福履优。
尚书践台斗,学士下瀛洲。
圣井神光合,灵山瑞霭浮。
高闳张寿域,华降集清秋。
曲度南飞鹤,年标北海筹。
达观欣失马,静虑不惊鸥。
岁月双蓬鬓,丹青万卷楼。
登高谢安屐,访旧剡溪舟。
薄海瞻全节,中朝仰令猷。
九重优老典,行矣贲林丘。

【注】

  1. 汪石潭:即汪藻,字彦章,号石潭。
  2. 圣井神光(shèng jìng shén guāng)合:圣井的神光与天相接。
  3. 灵山瑞霭浮:灵山的瑞霭飘浮。
  4. 达观欣失马:达观的人高兴得像丢了马一样。
  5. 静虑不惊鸥:静下心来不惊动鸥鸟。
  6. 登高谢安履(xiè):登高时脱去鞋子。
  7. 薄海瞻全节:四海瞻仰他尽忠守节。
  8. 中朝仰令猷:朝廷上敬重他的智谋。
  9. 九重优老典:皇帝给予老人特别的优待。
  10. 行矣贲林丘:你将要远行了,我在这里为你送别。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汪藻在诗中以颂扬、祝愿的口吻,向其师汪石潭表示了敬慕和推崇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渴望从师学习的愿望。汪藻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有《浮溪集》传世。这首诗作于宋孝宗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当时汪藻正任枢密院编修官,他怀着崇敬的心情,写下了这首七律,以示对老师汪石潭的敬爱和感激。
    首联“天上风云会,人间福履优”,意指天地间的风云聚结在一起,人间的福气也更加丰厚。这里的“风云”象征着政治上的机遇和变故。诗人通过这一自然景观,巧妙地隐喻出政治上的变化和机遇。而“福履优”则是指福气和好运。这两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局势变化的期待。
    颔联“尚书践台斗,学士下瀛洲”,则是对汪石潭官职的赞美。这里“尚书”指的是汪石潭担任过的高位,而“台斗”则是指官场斗争。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对汪石潭在政治上的才能和成就的肯定。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斗争的复杂性和艰难性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三联进一步赞颂汪石潭的政治地位和道德品质。颈联“圣井神光合,灵山瑞霭浮”,是对汪石潭人品与才干的高度赞誉。圣井的神光与天相接,象征汪石潭具有超凡脱俗的品质和智慧;而灵山的瑞霭飘浮,则寓意着汪石潭的道德修为和智慧光芒。
    尾联“达观欣失马,静虑不惊鸥”进一步强调了汪石潭的心态和性格。这里的“达观”指的是豁达开朗,不受外界影响;“失马”则是一种比喻,意味着在政治风波中能够保持清醒和冷静。而“静虑不惊鸥”则表达了汪石潭内心的强大和从容。这两句既体现了汪石潭的性格特点,也展现了诗人对其的敬佩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汪石潭作为一位伟大人物的风采和魅力。通过对汪石潭的描述和赞美,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也展示了自己渴望从师学习的愿望。这首诗是一首值得传颂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