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鸟犹知止,吾人可不然。
身心一个字,戒慧两头县。
匣剑抽能割,盘珠走只圆。
若教牢住著,未免堕枯禅。
诗句解读及赏析:
- 定所篇:
- 注释与释义:这是一首诗的题目,“定”字在这里可能表示一种稳定或决定的状态。整首诗通过黄鸟的行为和人的反思来表达一种对行为和态度的确定性。
- 黄鸟犹知止:
- 注释与释义:黄鸟在飞行中知道何时该停,象征着自然的智慧和规律性。这里诗人通过黄鸟的行为来比喻人也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有所节制。
- 吾人可不然:
- 注释与释义:诗人用反问的方式指出人类常常难以达到黄鸟那样的智慧与克制,暗示人应该效仿黄鸟的习性。
- 身心一个字:
- 注释与释义:这里诗人强调人的身体和心灵是相互联系的,身体的行为直接影响心灵的状态。
- 戒慧两头县:
- 注释与释义:这里的“县”可能是错别字,应该是“悬”的意思,意为挂念。戒和慧分别指内心的道德约束和智慧。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是应时刻警惕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和智慧的要求。
- 匣剑抽能割:
- 注释与释义:匣中的剑虽锋利但未使用,象征人的内在潜力尚未被挖掘出来。这也可以理解为人应该在适当的时机展现自己真正的能力和价值。
- 盘珠走只圆:
- 注释与释义:珍珠在盘中滚动,始终保持其圆形,比喻事物保持本质不变。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事物的恒定性和真实性的重视。
- 若教牢住著:
- 注释与释义:如果人们能像黄鸟那样始终守规矩、有节制的话,就不会出现偏离正道的情况。这句话提醒人们要有自律,不偏离正确的道路。
- 未免堕枯禅:
- 注释与释义:这里的“禅”指的是禅宗哲学,强调通过内省和冥想达到心灵上的解脱和宁静。诗人在这里批评那些过于沉迷于形式(如禅宗)而忽视了内在修养的人,认为他们可能会因为过分追求表面的清净而失去真正的智慧和力量。
译文:
黄鸟尚知止,人何以不同?
身心为一,内外皆需谨守。
刀剑虽利,勿轻出鞘;心珠常圆,勿失真我。
若能坚守本分,何须困于枯禅?
这首诗通过对黄鸟行为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了对人的行为和心态的深刻洞察,强调了内在修养的重要性以及遵守规则的必要性,同时也警示了过度追求外在形式可能导致的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