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来何处酌,林竹霭纷纷。
尽日无人见,有时啼鸟闻。
厨遥穿绿雪,叶乱扫红裙。
醉后诗竿字,萧萧插暮云。
诗句注释与赏析:
- 客来何处酌,林竹霭纷纷。
- “客来何处酌”表明客人的到来,而“何处酌”可能暗示了某种聚会或宴会的场景。
- “林竹霭纷纷”描绘了一幅竹林茂密、云雾缭绕的生动画面,增添了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 这句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雅的宴请环境,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雅集的情景。
- 尽日无人见,有时啼鸟闻。
- “尽日无人见”表示整个白天没有其他人来访,突出了这个地方的私密性和主人的邀请诚意。
- “有时啼鸟闻”则描绘了鸟儿在竹林中自由自在地歌唱,增添了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 这句话不仅展现了环境的幽静,还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 厨遥穿绿雪,叶乱扫红裙。
- “厨遥穿绿雪”形容厨房远处的景象,如同穿着绿色衣裳的仙女,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 “叶乱扫红裙”则是对竹林中飘落的叶子进行形象化的描述,仿佛红色的裙子被风吹散。
- 此句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形容词,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动态美,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之中。
- 醉后诗竿字,萧萧插暮云。
- “醉后诗竿字”描绘了诗人醉酒后的潇洒状态,手中的诗竿仿佛在书写着文字,充满了艺术气息。
- “萧萧插暮云”则将诗竿插入云层中的画面呈现得淋漓尽致,既有动感又富有诗意。
- 这句诗以酒入诗境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内心情感的抒发,也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处幽静的竹林环境以及与之相关的人文情怀。从接待客人的场景到自然的描绘,再到诗人醉酒后的创作,每一部分都充满了诗意和深意,体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