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塔临空宝阁欹,云峰上去路逶迤。
山田获稻僧人出,湖水行舟落叶移。
风静鸟翔施饭石,日斜鱼聚放生池。
远公心地元无住,却共飞云此住持。

【注释】

道场山:位于浙江天台山,山上有佛寺道场禅院。

古塔:指古刹中的宝塔。

欹:倾斜。

云峰:山峰。

施饭石:僧人为鸟雀供食的地方。

放生池:供鱼类等动物栖息的池塘。

元无住:本来无住处。即不住色、不住受、不住想、不住行、不住识(佛教中五蕴皆空)。

飞云:僧名。

此住持:指道场山的主持和尚(法号)飞云。

【译文】

古塔耸立在高高的山峰上,宝塔倾斜。

云峰上的道路蜿蜒曲折。

田里收获稻谷,僧人外出采药;湖水上划着小船,落叶漂来漂去。

风吹静了,鸟儿在施饭石上飞翔;日落时,鱼儿聚集到放生池中。

远公的心地本来无住处,却同飞云一起在这里住持道场山寺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赠给栖云禅师的偈句诗。全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禅者的赞美和祝愿。

开头两句“古塔临空宝阁欹,云峰上去路逶迤”,描绘了古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古塔矗立在高高的山峰之上,宝塔倾斜。云峰之巅,道路弯曲蜿蜒。这两句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为后文的赠言做了铺垫。

“山田获稻僧人出,湖水行舟落叶移”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僧侣们辛勤劳作的情景。他们从山田中收获稻谷,从湖畔的小舟上搬运落叶,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风静鸟翔施饭石,日斜鱼聚放生池”两句,描绘了僧侣们在宁静的环境中修行的场景。当风停鸟翔时,他们在施饭石上施舍食物;当太阳西斜时,鱼儿会聚在放生池中等待食物。这些描写,既展示了僧侣们的慈悲之心,也表达了对他们的祝福。

最后两句“远公心地元无住,却共飞云此住持”是诗人赠与禅者的偈语。远公,即慧远法师,是南朝梁代著名僧人。这里的“心地”指的是他的修行心境。他说:“我本无住处。”意思是说我的修行心境本来就是无住处的。但是,他选择在这里住持道场山的寺院,与飞云禅师一起修行。这两句偈语表达了诗人对慧远法师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寄寓了他对禅者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