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水雄关天畔开,貂储暇日更登台。
高山似为遮胡设,折磴偏能勒骑回。
杯杓催时严黑雨,琵琶隔座揽轻雷。
须臾卷地寒风急,似送荆卿易水来。
【注释】
马水雄关:指马江雄关。天畔开:在天边展现。
貂储:指貂裘。暇日:闲暇之日。登台:登上高楼。
高山似为遮胡设:高山仿佛是专为遮蔽胡人而建。
折磴:阶梯。勒骑回:勒住马,退回。
杯杓:酒杯,杓子。严黑雨:猛烈的暴雨。琵琶隔座揽轻雷:琵琶声如雷鸣般响亮。
荆卿:即荆轲,战国时著名刺客。易水,古代一条流经河北省易县的河,相传其水深不可测,因荆轲送别好友高渐离时唱“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歌而名。
【赏析】
这首诗是李长公宴请诗人于莲花峰上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景,颔、颈两联以议论入情,尾联写诗人的感受,全诗写得波澜起伏,跌宕生姿,富有韵味。
诗的前四句写马江雄关在天边展现,诗人闲暇无事之时登楼观览,见高山仿佛是为了遮蔽胡人而建,便勒住马,退回。这四句写诗人登高远望,但并无多少感触。
五、六两句写酒酣耳热,琵琶声如雷鸣般响亮。诗人此时的心情也像被琵琶声震撼了一样,他不禁想起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于是,诗人发出了感叹,说如果当年荆轲能够及时赶到易水边,那么秦王就不会得逞。这里诗人巧妙地将马江雄关比作荆轲,将高山比作易水,抒发了对荆轲和李白的崇敬之情。
诗人用“卷地寒风”来比喻自己当时的心情,好像荆轲刺秦时那惊天动地的一剑即将刺出,又好像那刺秦之剑刚刚刺出,就又被收回一样。这种比喻形象生动,把诗人当时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