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翁伏腊竞鸡豚,海舶针罗失晓昏。
六尺托孤俱赵氏,一宵投王得公孙。
波涛解逐旌旗走,岩洞宁无气魄存。
安得扶邛亲一拜,百花如锦醉山门。
注释:山翁在伏腊节竞相祭祀鸡豚,海舶上的针罗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六尺长的托孤信都寄托给赵氏后代,一宵投靠了王公得到了公孙。波涛能解逐旌旗奔走,岩洞中定然气魄犹存。如何能亲眼见到扶邛的人拜谒,看到百花如锦般的美景陶醉于山门之中。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文信公仙岩祠集焚吊的场景。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庙会的热闹场景和人们的虔诚之情。诗中的“伏腊”“鸡豚”等词语,描绘了人们祭祀的习俗和热情。而“六尺托孤俱赵氏,一宵投王得公孙”两句,则表达了对赵氏家族的敬仰和对王公的感激之情。此外,诗中的“波涛解逐旌旗走,岩洞宁无气魄存”等句子,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见解和感受。整首诗既表现了庙会的热闹场面,又抒发了诗人对历史、文化和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